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的原因及治疗01
2022年07月24日 451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腹腔镜(LC)术后72小时后所发生的胆漏称为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患者在术后72小时内一般无明显症状及体征,B超、实验室相关检查无阳性发现,术后72小时出现突发腹痛为主的症状,最终通过多种方式确诊为胆漏。由于LC自身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患者术后常较短时间出院,多为3天。患者出院后出现“不良反应”可能认为是术后正常现象,患者得不到密切医学观察,待症状严重时才选择就医,致胆漏诊断延误,使病情进一步加重;术后饮食发生改变,由流质、半流质饮食逐渐向普通饮食过度,胃肠道进一步适应饮食结构变化,胆汁分泌量增加、胆道内压力增高,这一变化可能使得原本低压力状态下闭合的漏口开放或者促进漏口形成。研究显示,在胆道发生热损伤72小时后管壁全层明显炎性坏死,相当于Ⅲ度烫伤,随后凝固性坏死小灶出现液化、穿孔,焦痂脱落形成胆漏;通常胆汁渗出缓慢,早期不易在超声下探及,在术后2~3天后量逐渐增多并表现出一定症状。
2、临床特点:
LC术后迟发性胆漏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为12~88岁,但是以中年为主。迟发性胆漏的患者通常术程顺利,术中未发现有胆道损伤和胆漏迹象,术后一般恢复好,腹腔引流管无明显积液引出,短期内痊愈出院。其发生常无明显诱因,但部分患者可因进食油腻食物、鸡蛋、肉类或大量进食后发病。迟发性胆漏多以4~10天多见,但术后较长时间方出现胆漏仍需要警惕,最长诊断时间可达8周。首发症状常为突发、原因不明的剧烈腹痛,呈绞痛、刀割样或撕裂样腹痛,腹膜炎体征可由于网膜限制、胆汁量少而局限,右上腹部最为显著,有时还可因胆汁量多或未受到网膜限制,胆汁流动到右侧结肠旁沟或网膜囊,出现右下腹部或中上腹部疼痛而造成误诊;胆汁可刺激内脏神经,患者还可有右侧腰背部胀痛症状。发热、寒战、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亦常见,黄疸在发生胆道狭窄、胆漏时间长的患者中亦可见到。
3、原因:
迟发性胆漏发生的原因可归结于:迷走胆管及胆囊床毛细胆管的损伤、肝外胆道的热损
伤、胆囊管残端结扎夹脱落及移位和残端坏死、肝外胆道解剖结构变异等。胆囊肝管或胆囊床迷走小胆管,占人群25~30%。其通常位于胆囊床中央或胆囊浆膜返折处,行走于浆膜下,管径1~2mm,可汇入胆囊颈、胆囊管、右肝管、肝内胆管,少数可汇入肝总管甚至左肝管,易造成损伤,形成胆漏,且不易发现。因此在剥离胆囊时未能及时发现,将其切断,且未对残端进行处理时,可能形成迷走胆管漏。肝外主胆道的热损伤是造成胆漏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如术中术野不清下长时间电凝止血、多余的电凝切断动作均有可能损伤胆道。胆道壁损伤后往往无明显焦痂,或由于烧灼的程度轻、范围小,术中未造成胆道壁穿孔,术中未能及时发现,但此类损伤具有损伤范围广,界限不清,炎症反应重等特点。胆道壁的热损伤具有延迟性,72h或更长时间后损伤部位组织坏死脱落,形成漏口。在操作过程中,电凝设备可通过夹闭胆囊管残端或胆囊动脉的钛夹或其余导电器械热损伤周围组织。损伤范围不仅与电流有关还与作用时间相关,对同一部位持续电凝可使该部位热量积聚,尤其当组织发生凝固、碳化后,其导热性能进一步增加,漏口的病理类型相当于Ⅲ度烫伤坏死。术后肝脏分泌胆汁功能及胃肠道功能恢复,饮食逐渐由流质饮食向正常饮食过渡,饮食内脂类含量增加,促进胆汁分泌;术后胆道内胆汁流体力学改变,或胆管内残留结石等能引起胆道内压力升高的因素,都能促进漏口形成。在急性胆囊炎患者中,胆囊管往往也充血、水肿,由于结扎夹对胆囊管形成切割作用,在夹闭过程中使管壁组织被夹断,形成漏口。胆囊切除术后炎症因素消除,原来炎性水肿的胆囊管壁水肿消退,组织变小回缩,结扎夹在胃肠蠕动或呼吸运动作用下出现结扎夹脱落、移位。
本文选自:陆思远,我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的临床特点及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