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讲到黑眼圈,
大家马上会蹦出“熬夜”这词。
其实未必!
熬夜等生活作息不规律的确对健康不利,影响新陈代谢、激素水平和免疫状况,让肌肤暗沉且局部血液淤滞。
但最多是黑眼圈的诱发加重因素之一。
许多全身或局部疾病都可以引起类似结果。
有些人是天生自带黑眼圈,这在东南亚、南亚的某些人群中十分普遍。
有些是后天“染”的,
如一些眼药水或眼周化妆品。
回顾一下早些年曾红火的孕睫术,不用种睫毛、不要假睫毛,施施肥就能长出芭比娃娃般可爱的睫毛!这睫毛增长液中,有确切疗效的是一些前列腺素衍生物,如比马前列腺素,原来是治疗青光眼的,后来发现有睫毛增长的“副作用”,甚至会产生“眶周年轻化”的效果,惊不惊喜、意不意外?但一些其他副作用就没有惊喜只有惊吓了,如眼周色素沉着,其他如眼睛痛眼睛痒眼睛肿眼睛红,长期过量使用还可能造成视神经损伤,引起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一些皮肤病也可以引起黑眼圈,如常见的特应性皮炎,除了面部白色糠疹和眶下折痕,皮肤干燥脱屑,还会产生眼周色沉。
同属“特应性三兄弟”的过敏性鼻炎,早上起来就喷嚏不断鼻涕直流,使眼睛下方血流增加且慢性缺氧,容易形成黑眼圈。
摩擦和紫外线一样,常会刺激黑素细胞加班加点工作,让局部变得黑黑的,医学上称为摩擦黑变病。
所以要戒掉揉眼睛的习惯,容易传播病毒并自带黑环,如果因为结膜炎等眼睛痒,那就抓紧治。
随着人体衰老眼周皮肤松弛,脂肪垫移位,甚至骨骼改变,会产生和眼袋、泪沟相伴的结构型黑眼圈,这些阴影产生源于对光线的折射反射。
如果你把眼下皮肤拉平(皮肤拉伸试验),这黑眼圈就不明显了。
其实血管型黑眼圈更多。
仔细看许多人眼睛周围并非真的黑色,而是带一些蓝色紫色或青色,这是皮下小血管带来的,因为下眼睑皮肤菲薄更容易显现。偏蓝的属于静脉型,泛紫红色的是毛细血管型。所以别长时间对着手机、平板,容易造成视疲劳,二氧化碳、代谢废物积聚过多,红细胞携氧不够,黑眼圈就越来越明显。
真正的色素型黑眼圈(如人种相关的),把眼睑皮肤撑开拉平,颜色变化不明显,而血管型因为皮肤变薄会更明显。
许多人兼有色素型、血管型和结构型表现,称为混合型。
准确评估不同黑眼圈的成因,在面诊基础上,需要了解详细病史(包括生活习惯、用药史、家族史、皮炎和其他系统性疾病史等),皮肤镜、伍德灯等可以帮助诊断。
所以不同的黑眼圈有不同原因,也有不一样的治疗方案,预防更是需要有的放矢。
怎么淡化黑眼圈?
血管型黑眼圈,之前讲了和“皮肤薄”有关,填充剂可以改善。另外可选择以血管内血红蛋白为靶目标的激光,或改善微循环的外涂产品。咖啡因凝胶是近来的热点,通过收缩血管来减轻水肿,确切效果尚需更多观察,就算普通的冷敷凝胶,也可能会有暂时效果。
色素型黑眼圈,选择去黑的激光,如694红宝石激光、755翠绿宝石激光。外用含传明酸、左旋VC、烟酰胺、曲酸、杜鹃花酸等成分的护肤品。氢醌霜、维A酸乳膏等治疗黄褐斑的药物,需要在疗效和副反应上寻找平衡点。
这些处理手段是不是挺眼熟,和“斑中之王”的治疗差不多?的确如此,毕竟黑眼圈并非主流疾病,甚至不能算是一种病,所以相关的大样本临床研究不多,常参考黄褐斑和炎症后色素沉着(PIH)的方案。
结构型黑眼圈因为伴泪沟和眼袋,除了填充或热玛吉等光电治疗,严重的考虑手术。
混合型黑眼圈,根据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方案,往往需要联合治疗才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一些光电治疗本身有多方面作用。
如强脉冲光对于色素、血管和皮肤老化具有综合效果,治疗需要一定疗程,别追求立竿见影。
点阵激光也有除皱嫩肤和祛斑功能,但一定要综合评估并考虑到潜在风险,选择合适的参数,本身肤色较白、愈合能力较好的患者更合适。
除了单极射频,相对温和的舒敏类射频也可以尝试,配合透明质酸凝胶或其他功效成分,给肌肤做个保养。
黑眼圈的预防!
人种和其他遗传因素我们无法改变,但一些后天因素可以尽量做好。
如避免揉眼睛、做好保湿防晒等基础护肤、保持良好作息及饮食均衡。
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其实十分重要。
就是按摩也要注意手法,太粗暴会越按越黑。
皮肤正常的含水量,无论对于外观(水润有光泽or暗沉粗糙)还是生理代谢,都是关键所在。
紫外线更是各种色斑和皮肤老化的最大凶手。
黑眼圈和熬夜没有必然关系,但并非鼓励大家熬夜,尤其当成为常态时,让生物钟无所适从,用再贵的保健品和护肤品也没用。
没有科学护肤和良好的生活方式,
谈不上皮肤的健康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