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说“知道”

2020年09月23日 782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小博士文件夹(如何让孩子说“知道”):
  当父母和老师发现孩子对提出的问题总是回答“不知道”时,要仔细分析原因,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
  第一,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善于动脑筋、会动脑筋。父母和老师可以设法为孩子提供决策机会,如让他们自己决定怎样游戏、玩玩具或表演节目,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具有决策能力并懂得怎样使用自己的决策权。根据孩子的年龄教会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收拾玩具、洗脸、穿衣服、扫地等。每当孩子完成一件事情后及时给予表扬,帮助建立自信心。如果孩子失败了,可鼓励他们下次做好。这样不但可锻炼孩子动手能力也增强了生活独立性,防止染上不肯动脑筋的坏毛病,为孩子形成健全人格创造条件。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王新良
  第二,父母和老师要注意采取积极、平等、鼓励性的交往方式与孩子沟通。例如孩子从学校回家后,家长可要求孩子回想、讲述学校老师上课的内容,重温当天所作所为。如果孩子回答不出来也不能呵斥,应耐心引导、鼓励。通过愉快的交流方式增强孩子的记忆力,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同时巩固老师传授的知识。
  第三,降低问题难度,引导孩子积极思考。当难度较大的问题孩子回答不上来时,父母和老师应及时调整所提问题深度,由简单到复杂。比如向孩子,一年有几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什么花?如果孩子回答不出,就可以有意识地带孩子到户外去观察当时的花、草、树、木的特点,让孩子去记住现在是什么季节、有哪些漂亮芳香的花卉。
  第四,教会孩子一些交往技巧。对不擅长表达自己想法的孩子,父母和老师可教给孩子一些交往技巧,有意培养孩子的自我表达能力。例如鼓励孩子与同龄儿童一起游戏,为孩子创造机会结交朋友,学会相互交谈。通过交谈,孩子表达能力可增强并学会与其它孩子相处,性格会变得开朗,精神愉快,关系融洽。
  第五,及时鉴别孩子是否有语言障碍,如发音不准、口吃等。语言障碍不但影响孩子与他人沟通,也会在心理上形成较大压力和消极影响。父母应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并避免周围的人讥笑或模仿。
  对于边缘状态的孩子可因人施教。只要教育方法得当,充分发挥其非智力因素,是可以跟上正常同龄儿童的,否则很可能进入学习困难、有心理障碍儿童的行列。
  少数有思维能力障碍或精神病态的孩子生活懒散、精神不振,遇事不动脑筋,多有较长病程,伴有怪异想法和行为,有时甚至荒谬离奇。对此要尽早请心理医生检查其智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及时诊治。

摘自《儿童健康红宝书-学龄儿童篇》,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年,王新良主编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