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癌前病变和大肠癌
2018年08月02日 521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凡是大肠黏膜上任何向肠腔突起的赘生物,无论其大小、形状和组织学类型如何,临床均统称为“息肉”或“多发性息肉”,也称“息肉病”。病理检查可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管状绒毛状(混合型)腺瘤等。
大肠癌(又称结直肠癌)的发病因素多而复杂,大肠腺瘤和多发性腺瘤与大肠癌的发病极为密切,是大肠癌最重要的癌前病变。家族性多发性息肉如不适时治疗,最终将100%发生癌变。因此,一旦发现多发性肠息肉,一定要尽快到专科医院进行合理的内镜微创甚至手术治疗。青岛市市立医院消化科姜相君
结肠息肉和饮食习惯
美国医生一直建议多食用高纤维的蔬菜、水果和粗谷物有防止结直肠癌的作用,但是2004年有一项大型研究报道食物纤维对结肠癌的发生率没有影响,使得整个医学界尤为震惊。结肠癌高发国家的饮食以高脂肪为其特点,而低发病率的国家饮食中脂肪含量均较低。高脂肪饮食可以引起大便中胆酸代谢产物(去氧胆酸、石胆酸)、胆固醇代谢产物(类固醇与类固酮)以及细菌的p—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增加,这些或是致癌物或是促癌物,都可能导致结肠癌症。所以脂肪饮食过量,与结直肠癌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高脂饮食,它的另一个称号是大肠癌的“催化剂”。美国人喜食油炸类食品、暗红色肉类(牛、羊、鸡肉)以及熏烤食品。这些高脂食物含大量饱和脂肪酸,易导致大肠菌群组成紊乱,促使致癌物生成和发展。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大肠癌发病率明显低于美国,主要也是高脂肪摄入量较少。因此,将脂肪摄入限制在总热量30%以下是预防大肠癌的主要手段。
从饮食中摄入的动物脂肪越多,溶解和吸收致癌物质的危险性就越大。高脂肪饮食可增加肠道内胆汁酸的分泌,后者对肠道黏膜有潜在的刺激和损害。而缺乏稀释致癌物的纤维素,又容易造成代谢后致癌物浓度增高。如果长期处在这种刺激和损害中,就可能诱发肿瘤细胞的产生,导致大肠癌。
油炸、煎烤食品、腌制品中含有致癌物,某些其他微量元素缺乏,也增加大肠癌的发病率。油腻饮食能够增加结肠中胆汁酸与中性固醇的浓度,改变大肠菌群的组成,逐渐在肠道内形成致癌物质。而食品添加剂,用亚硝酸盐处理过的肉、鱼(如咸肉、火腿、咸鱼等)和一些药物(如匹拉米酮、利眠宁、土霉素等)也存在致癌物质。在富含脂肪的食物中,肥瘦均有的猪肉脂肪含量比大黄鱼高75倍,肥瘦均有的羊肉比虾高4l倍,猪、牛、羊肉中的胆固醇与饱和脂肪酸也多于鱼、鸡、虾。摄入的动物脂肪越多,溶解和吸收致癌物质的危险性就越大。胃肠道在消化高脂肪类食物时,需要更多的胆汁,多余的胆汁被肠道细菌分解后,产生有致癌作用的“二级胆酸”,这种致癌物常年作用于肠黏膜,就容易使肠黏膜发生癌变,导致大肠癌。通过对喜欢吃高脂肪食物的大肠癌病人粪便检测中发现,胆酸含量高出低脂肪膳食者和正常人许多倍;大肠癌病人粪便中胆固醇含量比健康人高一倍以上。动物实验发现,在高脂肪饲料与低脂肪饲料中加入同等剂量的致癌物,饲喂高脂肪饲料组的动物比低脂肪饲料组癌发率高出1.4倍。证实了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与大肠癌密切相关。
此外,长期过量饮酒、吸烟以及生活不规律、精神紧张、压力过大、运动量过少,都直接导致大肠癌在年轻人中的高发。而这些因素的重要性都要大于遗传、种族因素的影响。
结肠息肉的治疗
目前治疗结肠息肉的方法较多,临床上多采用内镜下微创切除,病人可免除受开刀之苦。内镜下进行息肉切除对身体损伤小、痛苦少,对年老体弱或婴幼儿尤其适合,因此该方法现已广泛普及。内镜切除治疗后的患者其大肠癌 的发病率约降低70%至90%.
内镜医生一般根据肠息肉的大小、形状和性质及数量来确定治疗方案。通常炎症性息肉无须特殊处理,每隔1至2年做一次肠镜随访即可。小的腺瘤性息肉,可通过肠镜下电凝方法直接切除,较大的息肉也可在肠镜下先用金属钛夹或尼龙线结扎根部,然后用电凝切除。另外一些多发的复杂息肉则仍需开腹手术切除。近年来随着电子内镜更新换代,内镜治疗的配件不断完善,目前国内利用肠镜治疗结肠息肉及早期肠癌的诊治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钛夹止血,钛夹定位及尼龙圈套扎,黏膜切除术及氩气刀凝固术等国际新技术都已经被熟练应用于肠息肉的临床治疗,这些新技术已能使95%以上的肠息肉病人进行内镜下切除治疗。
但仍需提醒内镜下切除术后的肠息肉患者,在术后10天内应注意多摄入流质和半流质饮食,避免食用生冷辛辣和过硬的食物,避免剧烈活动,以防息肉切除残端发生穿孔及出血,若出现腹痛、便血 等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此外结肠息肉具有易复发的特性,因此息肉切除后并不等于解除了癌变警报,患者仍需接受结肠镜随访筛查。建议患者术后3个月至半年一定要按照医生要求进行肠镜复查。
大肠癌的预警信号
对于大肠癌如何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大肠癌位居人体大肠深处,其起病也隐秘,早期症状不显,但还是有以下十大预警信号:
1.有大肠癌家族史,大肠癌系指结肠、直肠和肛门部位的恶性肿瘤,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是人体错配修复基因缺陷所致,尤其是其父母均患此病者。据报告,约有1/8为家族性癌成员或其后代发生大肠癌。
2.有大肠家族性息肉病史,息肉多是发病于青春期,40岁以后可发生癌变。因此,患者一经确诊为大肠息肉,应尽早做全结肠、直肠切除术,以防癌变。
3.大肠腺瘤息肉患者,超过1cm的大肠腺瘤性息肉,有40-50%的癌变机会,应及时进行切除处理,以阻断息肉恶变。
4.大肠癌患者,术后再现腹部或排便异常,癌胚抗原阳性,应及时做结肠镜检查,以排除大肠多原发癌的存在或肠癌复发。
5.曾患有消化道肿瘤(如胃癌)、乳腺癌等,这些肿瘤与大肠癌的病因同源。
6.中老年人不明原因出现食欲下降、乏力、消瘦者,应做好相关普查和随诊工作,以利于早发现、早诊断。
7.不明原因进行性贫血、面色日渐苍白,已排除其他部位失血和血液疾病者。
8.无原因大便习惯改变,大便习惯改变指排便感觉异常,排便不尽,大便硬烂交替、大便次数多,肛门里急后重、大便变形等,是大肠癌的早期表现症状之一。
9.腹痛,发病初期腹部不适或隐痛,与排便相关。当出现阵发性腹痛,是因为肿瘤使肠腔狭窄粪便通过受阻,多见于中晚期病人,此时腹部可能摸到包块或可见肠形,多伴有腹胀、呕吐、肛门不排气等肠梗阻表现。
10、便血或血性粘液便,凡是便中带暗红色血色及血性粘液便者且持续出现,逐渐增多,具有诊断价值;大便潜血化验多次阳性,具有筛查价值,切勿当做“痔疮”、“结肠炎”出血等对待,这在临床上误诊误治病例中屡见不鲜,教训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