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CT和MRI检查的作用
2018年07月26日 702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的严重并发症,由于椎体的移位或碎骨片突出于椎管内,使脊髓或马尾神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脊髓损伤通常会会伴发于颈椎、胸椎、胸腰、腰椎、骶椎骨折,导致患者出现肢体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大小便障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晏怡
CT和MRI是脊髓损伤诊断中最为重要的诊断依据。那么,CT和MRI对脊髓损伤的作用都有哪些呢?
CT
常规x线检查脊椎骨折损伤容易遗漏微小骨折,而且难以清楚的显示椎管和椎管内的改变。使用连续薄层CT扫描,可以显示出x线片显示不清楚的部分,了解患者椎体骨折移位,特别是椎体后缘骨折块及向椎管内移位程度,关节突骨折移位、椎板骨折下陷突入椎管的情况。
除此之外,医生可以通过CT片测量椎管狭窄程度,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的程度。所以,CT用于检查脊椎损伤合并脊髓神经损伤非常重要,并为手术入路及内固定物选择提供重要的依据。
MRI
MRI在脊髓损伤临床诊断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相比,MRI能够将神经组织直接成像从而使临床医生对脊髓本身病理改变的判断更为精确,这一特性对于脊髓损伤程度的临床判断,以及治疗选择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MRI能从横纵两个方向同时清楚显示脊椎及脊髓的改变,在纵向侧位断层片上,不但能清楚显示出椎体、椎板移位压迫脊髓的情况,还能清晰显示脊髓损伤情况,如脊髓中心出血受压迫情况、横断脊髓的部位、范围、长度等。除此之外,MRI有助于区别脊髓慢性损伤改变的脊髓软化、创伤后脊髓囊肿、脊髓空洞形状及创伤后粘连、血管改变。所以,MRl成像不仅可显示脊椎、脊髓的损伤情况,还可早期诊断脊髓病理改变。根据脊髓损伤病灶的性质和范围,判断其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
在脊髓损伤患者的诊断中,有时候需要借助CT或MRI中的一种,有时则需两种共用,两种检查并不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