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急性循环衰竭(休克)

2018年09月02日 982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急性循环衰竭(ACF),是指由于失血、细菌感染等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循环系统功能障 碍,以致氧输送不能保证机体代谢需要,从而引起细胞缺 氧的病理生理状况。休克是急性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 常常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并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换言之,休克的最佳定义即是急性循环衰竭。

急性循环衰竭(休克)中,分布性休克占66%(其中脓毒性休克占62%),低血容量性休克占 16%, 心源性休克占 17%,梗阻性休克占2% 。急诊严重脓毒症的发病率为6.4%,其中约31%的患者发生休克 ; 伴有颅脑伤的多发伤患者,其休克发生率高达 26% ~ 68%;心肌梗塞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的比例约为7.5%。

急性循环衰竭 (休克)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如严重脓毒症病死率30%,而合并急性循环衰竭(休克)患者病死 率可达50% 。

急性循环衰竭 (休克)最根本的病理生理改变是微循环的功能障碍。导致微循环功能障碍的机制包括:①各种疾病 (如严重感染、失血、急性心梗等)产生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molecularpatterns,PAMP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