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性抽动障碍62例误诊误治临床分析
2018年10月18日 776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1.临床资料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张旭烨
1.1 误诊误治资料 62例反复抽动的儿童,多次眼科求诊者26例,多次耳鼻喉科求诊者20例,反复眼科和耳鼻喉科求诊者16例;求诊次数2-14次,平均6.53±3.04次;病程2-20个月不等,平均6.16±3.50月。62例均有在外院求诊多次的经历,其中前�31例亦有在本院眼科和/或耳鼻喉科误诊误治的经历,后31例因搞学科间的协作,在除外了眼-�耳鼻喉的疾病后即转入儿科进行治疗和随访。
1.2 临床表现 62例患儿中,男性41例,女性21例,年龄5-10岁,平均7.63±1.50岁;表现为有眨眼者42例(67.7%),有缩鼻者25例(40.3%),有歪嘴或咯痰者各20例(32.3%),有点头者10例(16.1%),�此外尚有少数患儿有不自主的甩手、顿足等动作。
1.3 治疗经过 全部病例均进行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除外小舞蹈病、肝豆状核变性、癫痫肌阵挛和多动症等,根据ICD-10标准均符合TTD。其中6岁以上儿童中有30例使用艾森克儿童个性问卷(EPQ)测定个性,�使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测定家庭结构,提示患儿有个性内向(E分低)、情绪不稳定(N分高)倾向,家庭有较高的矛盾冲突(矛盾性高分)和严厉家规(控制性高分)。全部病例常规予以泰必利或氟哌啶醇为主的药物治疗,佐于必要的抗焦虑药物和行为疗法。
1.4 治疗结果 疗效评定以症状的改善作为客观指标,①痊愈:症状完全恢复正常,②显效:病情明显好转,抽动减少3/4�以上,③有效:病情好转,抽动减少1/2-2/3,④无效:病情改善不明显。62例患者中,痊愈26例,显效19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1.9%。
2 讨论
儿童�TTD�实际上并不少见,国外报道有10%-24%�的儿童在其童年的某个时期会出现短暂的抽动(Shapio,1981),国内的报道患病率为1%-7%[1]。虽然确有部分暂时抽动是由于局部的刺激而诱发(如眼结合膜炎、倒睫、上呼吸道感染或鼻炎等引起眼肌、喉肌、面肌的不自主抽动),而当局部刺激消失后抽动仍然持续存在;但大多数患儿具体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的原因有遗传、围产期异常和某些药物的副作用等,而儿童个性内向、情绪不稳定和家庭环境有较多的矛盾冲突、家规严厉等也是发病的一个重要的因素[2],�且通过使用抗焦虑药物会产生近期疗效可以得到证实[3]。本组病人经眼科和耳鼻喉科多次治疗症状未能控制,而按TTD治疗病情明显好转,�说明抽动表现并非由眼-耳鼻喉的疾病所致,或至少目前已经没有直接导致抽动的眼-耳鼻喉疾病。事实上,如对本病有正确认识和治疗(包括药物和心理�),大多数患儿的症状多能得到控制。由于家长较容易发现眨眼和咯痰声而常首诊于眼科或耳鼻喉科,如果专科医生仅局限于从该科的角度来处理,就可能造成患儿长期辗转求治;治疗的不顺利可能加重了家长的焦虑心理和反复求医的行为,这反过来又会增加了患儿的思想负担并因此加重抽动发作的程度。随着医院加强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和全科医学观念的教育,专科医生应当重视从整体的观点来判断儿童的抽动表现;特别由于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目前尚未完全解决的学生负担重的情况,医生更应当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在TTD�发病中的作用,从三维医学的角度来处理该病;如此才会减少该病误诊误治的机会,免去家长的思想顾虑和反复求医的行为,免去医疗资源的无端浪费,并使得医疗实践更加符合新的三维医学模式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