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菌感染影响肛肠手术创面愈合

2018年09月07日 814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自2003年以来,本组对痔瘘术后创面久不愈合或多次手术未愈的患者均行结核菌素试验检查,结果发现:约2/3患者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经全身抗结核,并配合局部处理如手术、中药辩证外洗、利福平掺药外用,或仅局部用抗结核药等治疗治愈或好转,现报道如下:

       例1 :男,23岁,学生。因肛门肿物1月余来诊。患者学习紧张忙于考研,无意中发现肛门右则距肛缘3厘米处有约3×3×1厘米的包块,皮色如常,压痛不重,按包块中心似有波动,门诊行切开引流,引流出稀黄脓液。该患者有与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史,查结核菌素试验示:强阳性。嘱去专科医院(山东省胸科医院)抗结核治疗,局部中药外洗,3个月后来复诊,切开处已愈未遗留肛瘘。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梅笑玲

       例2:男,38岁,干部。因痔术后2个月肛门不适,肛门右前位肛瘘收住院。手术中发现瘘管边缘内卷色紫暗,痔手术创面仍未愈,创面潮湿。查结核菌素试验示强阳性。经全身抗结核治疗,局部常规外洗换药,术后1个月创面愈合无任何不适。

        例3:女,42岁,农民。因于当地医院行肛瘘手术后2个月创面未愈合来诊。查:肛门后位有约3×3厘米的梭形溃疡,肉芽凹陷色紫暗,创缘苍白。追问病史既往有肺结核病史,现已愈,嘱患者去结核病院诊治。在结核病院住院半月,出院时来我处检查,肛瘘手术创面已愈(住院期间没有换药,仅温水坐浴)。

      例4:男,29岁,警察。例5:男,27岁,职员。这2例均因肛门红肿热痛7天以肛周脓肿急症收入院并行手术切开,或切开配合挂线。切开引流出脓黄白稀脓,术后创面不新鲜,住院12天出院,并间隔数天复诊换药至26天创面拟愈合。术后50天病人来诊,述肛门有分泌物潮湿不适。检查见:肛门外创面愈合,牵拉肛管见手术区域未见上皮新生,肉芽色紫暗。指诊肛门内无突起及凹陷。2人结核菌素试验均强阳性,例4抗结核治疗后5天复诊创面痊愈。例5服抗结核药半月后肛门不适完全消失(电话回访)。

     例6:男,19岁,学生。以高位复杂性肛瘘收入院。患者2年来已手术3次,末次手术已8个月。肛门局部已因手术变形,肛门右则有约8厘米的手术瘢痕,指诊:右侧坐骨直肠窝处有约4×4×4厘米的凹陷向右后延伸,口小底大。边缘内卷。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全身抗结核治疗的同时,施以高位复杂性肛瘘切开挂线,多切口引流。术后中药外洗换药,1个月后创面痊愈。

     例7:男,46岁,职员。例8:男,34岁,农民。这两例患者均是下乡扶贫时遇见的。主要因肛瘘多次手术,手术区域潮湿,渗水,自觉创面未愈不适。检查见:手术瘢痕处潮红,浸渍,未查见外口。查结核菌素试验示强阳性,全身抗结核治疗,局部硝矾散(朴硝、月石、明矾)外洗,中医辨证给予口服萆薢渗湿汤加减,2周后复诊,肛门潮湿渗水症状消失,嘱病人按疗程服抗结核药,以巩固疗效。

      例9:男,45岁,大学教师。因肛门左后位距肛缘约3厘米有1小孔半年,局部酸胀不适以肛瘘收住院并手术,手术中未探及瘘道,局部扩创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中药外洗换药。术后每天下午病人肛门酸胀下坠,至凌晨3点症状最重,患者体温正常,创面苍白,边缘内卷,呈进行性向周围扩展,虽又经3次扩创(扩创发现皮下空旷皮肉分离)均未抑制住创面感染的势头。病人结核菌素试验48小时后局部水泡,为强阳性。经全身抗结核治疗(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及保肝药物),局部用中药夏枯草洗剂外洗(自拟方:夏枯草、猫爪草、猫眼草、百部、百花蛇舌草),大黄油纱掺利福平换药后,酸胀感渐渐消失,创面逐渐缩小至痊愈。

      例10:男,58岁,医生。因高位肛瘘入院,既往有胸膜结核病史现已愈。手术发现肛门右侧肛瘘周圍皮下空旷,术后创面不新鲜,查结核菌素试验示强阳性,因已长期服用抗结核药考虑对1线药有耐药,仅局部应用夏枯草洗剂外洗,异烟肼及利福平掺大黄油纱换药,术后1个月创面痊愈。

       例11:男,30岁,职员。因肛周脓肿于当地医院行根治术后创面不愈来诊,查结核菌素试验示强阳性,服抗结核药物3个月后仍遗留一外口。按高位肛瘘收入我院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左后位外口周围有约3×3范围皮肉分离,手术后全身抗结核、局部用夏枯草洗剂外洗、利福平掺大黄油纱换药,术后25天创面痊愈。

     例12:男,27岁,学生。因高位肛瘘2次手术未愈收住院。查结核菌素试验示强阳性,口服抗结核药胃肠反应较重,转氨酶升高,故停服抗结核药物。手术后仅用夏枯草洗剂外洗创面,局部利福平撒油纱条创面外敷,术后1个月痊愈。

      例13、例14均为中年女性,在我院行肛裂混合痔手术后12天出院,嘱病人出院后仍每天坐浴塞栓涂药膏。术后40天来院复诊发现创面潮湿,愈合缓慢,让病人于当地结核病防治所查结核菌素试验,结果示强阳性,口服抗结核药,常规中药坐浴、太宁栓膏纳肛后创面愈合。

         综上14例病人,均无全身结核中毒表现,无低热,无盗汗,全身情况良好。胸透拍片正常,查血常规无异常。均以局部创面生长过于缓慢,肛门有分泌物,潮湿,或肉芽紫暗,溃疡呈口小底大形状,或手术发现肛瘘周围皮下空旷,而提示查结核菌素试验,查明原因后,规范抗结核治疗局部症状随之减轻消失。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结核病在我国发病率明显降低,但是近年来结核又有抬头的趋势。上述患者的诊疗经过给我们一些提示:结核发病不都是很典型,如果肛肠病术后特别是肛瘘术后创面不愈,不要盲目的再次手术,可以进行相关检查,看看是不是结核菌惹的祸,以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及麻烦。

注:结核菌素试验也叫“OT”试验,是判断有无结核病的一种早期辅助诊断方法。当结核菌进入人体后,经4至8周机体会产生对结核菌的过敏反应。此时做结核菌素试验就会出现阳性反应。利用这种试验目的是判断患者是否曾感染过结核,或接种卡介苗是否成功,OT阳性反应的强弱,反应范围的大小,一般不能判断结核的活动情况。目前国内通用皮内注射法,具体作法是:用1:2000稀释液0.1毫升(5单位)注入前臂掌侧中、下1/3交界处皮内,使之为直径6~10毫米的皮丘。注射后48至72小时看结果,以局部红晕硬结的直径大小来判断其反应的强度。判断注射反应的标准如下:“一”代表阴性,“+”代表阳性。 “-”:硬结直径小于5毫米。“+”:硬结直径5~11毫米。“++”:硬结直径为11~20毫米。“+++”:硬结直径为20毫米以上。“++++”:除硬结外,还可见水疱及局部坏死。阳性反应说明有过结核感染。反应越强意义越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