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 ( 2017)
2017年07月14日 1033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胃脘痛是中医内科最常见的病证之一,临床中多 种上消化道疾病均可见胃脘痛症状,如消化性溃疡、 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1983 年 9 月,中华全 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召开全国脾胃病专题学术讨论 会,制 定 了 《胃 脘 痛 诊 断、疗 效 评 定 标 准 ( 草 案) 》[1]。1993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中药新 药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1994 年、2012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 准》均包含了胃脘痛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 价标准[3 - 4]。2011 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发布 了行业标准 《胃脘痛诊疗指南》[5]。但以上发布的标 准及指南均未能把胃脘痛的疾病特点、诊治及临床评 价全部涵括,或存在共识不足等问题。随着医药科学 的不断发展以及对现代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病证分 型及选方有了改变,因此有必要在延续相关标准的基 础上进一步更新,以满足临床和科研的需要。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于 2014 年 8 月在合 肥牵头成立了胃脘痛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起草小 组。小组成员依据循证医学的原理,广泛搜集循证资 料,并先后组织国内脾胃病专家就胃脘痛的证候分 类、辨证治疗、诊治流程、疗效标准等一系列关键问 题进行总结讨论,形成本共识意见初稿,之后按照国 际通行的德尔菲法进行了 3 轮投票。2015 年 9 月在重 庆进行了第一次投票,根据专家意见对本共识意见进 行了修改。2015 年 12 月在北京进行了第二次投票。 2016 年 6 月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在厦门召开核 心专家审稿会,来自全国各地的 20 余名脾胃病学知 名专家对本共识意见 ( 草案) 进行了第三次投票,并 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修改。2016 年 7 月在哈尔滨第 28 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会议上专家再次进行了讨论、 修改和审定,并于 2016 年 9 月在北京召开了本共识 的最后专家定稿会议完成了本共识意见的制定。会上表决选择: ①完全同意; ②同意,但有一定保留; ③ 同意,但有较大保留; ④不同意,但有保留; ⑤完全 不同意。如果 > 2 /3 的人数选择①,或 > 85% 的人数 选择① + ②,则作为条款通过。现将全文公布如下, 供国内外同道参考,并冀在应用中不断完善。
1 概述
1. 1 胃脘痛是指以胃脘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证,也是一个主要症状,常 伴有上腹胀、纳呆、恶心、呕吐、嘈杂、反酸、嗳气 等症状。
1. 2 胃脘痛论述始见于 《黄帝内经》,尚有 “当心 而痛”“心痛”等病名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 “木郁之发,民病 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 《素问·至真要大论》 曰: “厥阴司天,风淫所胜, 民病胃脘当心而痛”, 《黄帝内经》对胃脘痛病因病 机的论述,为后世医家研究和治疗胃脘痛奠定了基 础。汉代张仲景创大建中汤、附子粳米汤、芍药甘草 汤、吴茱萸汤、小建中汤和黄芪建中汤等方,为后世 治疗胃脘痛的常用方。唐代孙思邈的 《备急千金要 方·心腹痛》有九种心痛之说。宋代严用和的 《济生 方》进一步指出九种心痛。金元时期李杲在 《兰室秘 藏》卷二立 “胃脘痛” 一门,将胃脘痛与心痛相鉴 别,拟草豆蔻丸、神圣复气汤、麻黄豆蔻丸三方。朱 丹溪 《丹溪心法》曰: “脾病者,食则呕吐,腹胀喜 噫,胃脘痛,心下急”,明确指出心痛实指胃脘痛, 其病以中焦脾胃病变为主。
1. 3 胃脘痛多见于现代医学的上消化道疾病 引起胃脘痛的常见疾病有急 ( 慢) 性胃炎、消化 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胃黏膜脱垂等。 因胃癌、肝炎、胆囊炎、胰腺炎、肺炎、心肌梗死等 疾病引起的上腹部疼痛不在本病证范围,但可参照本 共识意见进行辅助治疗。
2 病因病机
2. 1 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失调和劳逸所伤, 或因药物损伤,或素体脾虚是胃脘痛的主要病因[6 - 7] 外感寒、热、湿 等 邪,客 于 胃,致 胃 脘 气 机 阻滞。饮食不节,导致食物停积不化,损伤脾胃,胃气 壅滞。忧思恼怒,则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 降,甚则气机郁滞而致气滞血瘀。脾胃虚弱,运化失 职,气机不畅或中焦阳气虚弱,既易感寒受凉而见脾 胃虚寒,又易积食停滞,郁而化热,致胃阴亏损。
2. 2 “不通则痛”和 “不荣则痛”是胃脘痛的基本 病机 胃为阳土,喜润恶燥,为五脏六腑之大源,主受 纳、腐熟水谷,其气以和降为顺,不宜郁滞。寒邪、 饮食伤胃等皆可引起中焦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发生 胃脘痛,则为 “不通则痛”[8 - 9]。或禀赋不足,加之 后天失养,脾气虚弱; 或脾阳不足,寒自内生; 或胃 燥太过,胃失濡养,则为“不荣则痛”。
2. 3 病位在胃,与肝、脾的关系最为密切 肝气横逆,木旺乘土,或中土壅滞,木郁不达; 或肝火亢炽,迫灼胃阴; 或肝血瘀阻,胃失滋荣,故 胃病多关乎肝。脾与胃同居中焦,互为表里,共主升 降,故脾病多涉于胃,胃病亦可及于脾。如劳倦内 伤,饥饱无常者,每多脾胃同病[10 - 11]。
2. 4 胃脘痛重者可见便血、呕血,甚则血脱; 胃脘 痛病久者入络致瘀血 胃脘痛初病多为实证,久病多为虚实夹杂或虚 证,其中虚多为脾胃虚弱,实多为气滞、食积、血 瘀,虚实夹杂多见脾胃虚弱夹湿、夹瘀等。胃脘痛的 病理变化复杂,病机可以演变,产生变证。胃热炽 盛,迫血妄行,或瘀血阻滞,血不循经,或脾气虚 弱,不能统血,致便血、呕血。大量出血可致气随血 脱,危及生命。若脾胃运化失职,湿浊内生,郁而化 热,火热内结,可导致胃脘痛剧烈、拒按; 或日久成 瘀,气机壅塞,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致呕吐反胃。 若胃脘痛日久,由气分深入血分,久痛入络致瘀,瘀 结胃脘,可形成癥积[12 - 13]。
3 辨证分型[14 - 17]
3. 1 寒邪客胃证 主症: 1) 胃痛暴作; 2) 遇冷痛重。次症: 1) 畏寒; 2) 喜暖。舌脉: 舌淡苔白; 脉弦紧。
3. 2 饮食伤胃证 主症: 1 ) 胃 胀 痛 拒 按; 2 ) 嗳 腐 酸 臭。次 症: 1) 恶心欲吐; 2) 不思饮食; 3) 恶闻食嗅; 4) 大 便或矢气酸臭。舌脉: 舌苔厚腻; 脉弦滑。
3. 3 肝胃不和证 主症: 1) 胃脘胀满或疼痛; 2) 两胁胀满。次症: 1) 每因情志不畅而发作或加重; 2) 心烦; 3) 嗳气频 作; 4) 善叹息。舌脉: 舌淡红,苔薄白; 脉弦。
3. 4 脾胃湿热证 主症: 1) 脘腹痞满或疼痛; 2) 口干或口苦。次 症: 1) 口干不欲饮; 2) 纳呆; 3) 恶心或呕吐; 4) 小便短黄。舌脉: 舌红,苔黄厚腻; 脉滑。
3. 5 寒热错杂证 主症: 1) 胃脘胀满疼痛,遇冷加重; 2) 口干或 口苦。次症: 1) 纳呆; 2) 嘈杂; 3) 恶心或呕吐; 4) 肠鸣; 5) 便溏。舌脉: 舌淡,苔黄; 脉弦细滑。
3. 6 瘀血阻胃证 主症: 胃脘刺痛,痛处不移。次症: 1) 胃痛入 夜加重; 2) 面色黧黑。舌脉: 舌质紫暗,舌体瘀斑; 脉弦涩。
3. 7 胃阴亏虚证 主症: 1) 胃脘痛隐隐; 2) 饥而不欲食。次症: 1) 口干渴; 2) 消瘦; 3) 五心烦热。舌脉: 舌红少 津或舌裂纹无苔; 脉细。
3. 8 脾胃虚寒证 主症: 1) 胃脘隐痛,喜温喜按; 2) 得食痛减。 次症: 1) 四肢倦怠; 2) 畏寒肢冷; 3) 口淡流涎; 4) 便溏; 5) 纳少。舌脉: 舌淡或舌边齿痕,舌苔薄 白; 脉虚弱或迟缓。 证候诊断: 主症必备,加次症 2 项,参考舌脉, 即可诊断。
4 临床治疗
4. 1 胃脘痛以缓解症状,恢复脾胃功能,防止疾病 进展为治疗目标 胃脘痛可见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包括功能性和 器质性疾病。功能性疾病以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 质量为目标; 器质性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 等,以缓解症状、防止疾病进展及复发为治疗目标。
4. 2 胃脘痛以 “通”为治疗原则,以 “和胃止痛” 为基本治法[8,18] 胃脘痛 发 病 病 机 为 “不 通 则 痛”,治 疗 上 多 用 “通”法,使脾胃纳运升降复常,气血调畅,其痛自 止。如寒凝者当散寒行气; 食积者当消积导滞; 气滞 者当疏肝理气; 血瘀者当活血化瘀; 久病入络者当辛 润通络。胃脘痛多兼气滞,常配伍辛香理气之品,以 和胃止痛为基本治法[19]。
4. 3 辨证施治
4. 3. 1 寒邪客胃证 治法: 温胃散寒,理气止痛。 主方: 良附丸 ( 《良方集腋》) 合香苏散 ( 《太平惠民 和剂局方》) 。药物: 高良姜、香附、紫苏、陈皮、炙 甘草。加减: 恶寒、头痛者,加丁香、川芎; 胃纳呆 滞者,加神曲、鸡内金。
4. 3. 2 饮食伤胃证 治法: 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主方: 保和丸 ( 《丹溪心法》) 或枳实导滞丸 ( 《内外 伤辨惑论》) 。药物: 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 皮、莱菔 子、麦 芽、枳 实、大 黄、黄 芩、黄 连、白术、泽泻。加减: 脘腹胀甚者,加砂仁、槟榔; 便闭 者,加芒硝; 胸满痞闷者,加紫苏叶、荆芥穗。
4. 3. 3 肝胃不和证 治法: 理气解郁,和胃止痛。 主方: 柴胡疏肝散 ( 《医学统旨》) 。药物: 陈皮、柴 胡、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甘草。加减: 嗳气频 频者,加沉香、旋覆花; 反酸者,加海螵蛸、煅瓦楞 子; 脘胁胀满、便溏者,加党参、炒白术。
4. 3. 4 脾胃湿热证 治法: 清热化湿,理气和胃。 主方: 连朴饮 ( 《霍乱论》) 。药物: 制厚朴、黄连、 石菖蒲、制半夏、香豉、焦栀子、芦根。加减: 恶心 呕吐者,加竹茹、陈皮; 纳呆食少者,加神曲、谷芽、 麦芽; 肢体困倦、舌苔白腻者,加薏苡仁、佩兰。
4. 3. 5 寒热错杂证 治法: 辛开苦降,和胃开痞。 主方: 半夏泻心汤 ( 《伤寒论》) 。药物: 半夏、黄 芩、干姜、人 参、炙 甘 草、黄 连、大 枣。加 减: 湿 重、口黏较甚者,加薏苡仁、佩兰; 脘胁胀满者,加 佛手、香橼。
4. 3. 6 瘀血阻胃证 治法: 活血化瘀,理气和胃。 主方: 丹参饮 ( 《时方歌括》) 合失笑散 ( 《太平惠民 和剂局方》) 。药物: 丹参、蒲黄、五灵脂、檀香、三 七、砂仁。加减: 胃脘痛甚者,加延胡索、郁金; 四 肢不温、舌淡脉弱者,加黄芪、桂枝; 口干咽燥、舌 光无苔者,加生地黄、麦冬。
4. 3. 7 胃阴亏虚证 治法: 养阴生津,益胃止痛。 主方: 益胃汤 ( 《温病条辨》) 合芍药甘草汤 ( 《伤寒 论》) 。药物: 沙参、麦冬、生地黄、玉竹、白芍、甘 草。加减: 嘈杂者,加黄连、吴茱萸; 胃脘胀痛较剧 者,加厚朴、玫瑰花; 大便干燥难解者,加火麻仁、 瓜蒌仁。
4. 3. 8 脾胃虚寒证 治法: 益气健脾,温胃止痛。 方药: 黄芪建中汤 ( 《金匮要略》) 。药物: 黄芪、桂 枝、白芍、甘草、饴糖、大枣、生姜。加减: 泛吐痰 涎者,加白术、姜半夏; 反酸者,加海螵蛸、煅瓦楞 子; 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者,加附子、蜀椒。
4. 4 中成药运用
4. 4. 1 气滞胃痛颗粒 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 肝郁气滞,胸痞胀满,胃脘疼痛。
4. 4. 2 达立通颗粒 清热解郁,和胃降逆,通利消 滞。用于肝胃郁热所致痞满证,症见胃脘胀满、嗳 气、纳差、胃中灼热、嘈杂泛酸、脘腹疼痛及动力障 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见上述症状者。
4. 4. 3 胃苏颗粒 理气消胀,和胃止痛。用于气滞 型胃脘痛,症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得嗳气或矢气 则舒,情绪郁怒则加重,胸闷食少,排便不畅及慢性 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4. 4. 4 摩罗丹 和胃降逆,健脾消胀,通络定痛。 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症见胃痛、胀满、痞闷、纳 呆、嗳气等。
4. 4. 5 复方田七胃痛胶囊 制酸止痛,理气化瘀, 温中健脾,收敛止血。用于胃酸过多,胃脘痛,胃溃 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慢性胃炎。
4. 4. 6 东方胃药胶囊 舒肝和胃,理气活血,清热 止痛。用于肝胃不和,瘀热阻络所致的胃脘疼痛、嗳 气、吞酸、嘈杂、饮食不振,燥烦易怒等,以及胃溃 疡、慢性浅表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4. 4. 7 金胃泰胶囊 行气活血,和胃止痛。用于肝 胃气滞,湿热瘀阻所致的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 肠溃疡等。 4. 4. 8 荆花胃康胶丸 理气散寒,清热化瘀。用于 寒热错杂症,气滞血瘀所致的胃脘胀闷疼痛、嗳气、 返酸、嘈杂、口苦; 十二指肠溃疡见上述证候者。
4. 4. 9 延参健胃胶囊 健脾和胃,平调寒热,除痞止 痛。用于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之慢性萎缩性胃炎。症 见胃脘痞满,疼痛,纳差,嗳气,嘈杂,体倦乏力等。
4. 4. 10 三九胃泰颗粒 清热燥湿,行气活血,柔肝 止痛。用于湿热内蕴、气滞血瘀所致的胃痛,症见脘 腹隐痛、饱胀反酸、恶心呕吐、嘈杂纳减; 浅表性胃 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4. 4. 11 胃复春片 健脾益气,活血解毒。用于慢性 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及胃癌手术后辅助治疗、慢性 浅表性胃炎属脾胃虚弱证。
4. 4. 12 荜铃胃痛颗粒 行气活血,和胃止痛。用于 气滞血瘀所致的胃脘痛; 慢性胃炎见有上述症状者。
4. 4. 13 胃康胶囊 行气健胃,化瘀止血,制酸止 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胃脘疼痛、痛处固定、吞酸 嘈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见上述症状者。
4. 4. 14 香砂平胃颗粒 健脾燥湿。用于胃脘胀痛。
4. 4. 15 补中益气颗粒 ( 丸) 补中益气,升阳举 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症见体倦乏力,食少 腹胀,久泻。
4. 4. 16 甘海胃康胶囊 健脾和胃,收敛止痛。用于 脾虚气滞所致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反流 性食管炎。
4. 4. 17 安胃疡胶囊 补中益气,解毒生肌。用于 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溃疡愈合后的维持治疗,对 虚寒型和气滞型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4. 4. 18 附子理中丸 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 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4. 4. 19 温胃舒胶囊 温中养胃,行气止痛。用于中 焦虚寒所致的胃痛,症见胃脘冷痛、腹胀嗳气、纳差 食少、畏寒无力; 慢性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4. 4. 20 虚寒胃痛颗粒 益气健脾,温胃止痛。用于 脾胃虚弱所致的胃痛,症见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遇 冷或空腹加重;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 见上述证候者。
4. 4. 21 小建中胶囊 ( 颗粒) 温中补虚,缓急止 痛。用于脾胃虚寒,脘腹疼痛,喜温喜按,嘈杂吞 酸,食少,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4. 5 针灸疗法
4. 5. 1 针刺 取足阳明经、手厥阴经、足太阴经、 任脉穴。处方: 足三 里、梁 丘、公 孙、内 关、中 脘。 配穴: 胃寒者加梁门; 胃热者加内庭; 肝郁者加期门、 太冲; 脾胃虚寒者加气海、脾俞; 胃阴不足者加三阴 交、太溪; 血瘀者加血海、膈俞。操作: 毫针刺,实 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胃寒及脾胃虚寒宜艾灸。
4. 5. 2 灸法 寒邪客胃和脾胃虚寒者,取中脘、气 海、神阙、足三里、脾俞、胃俞穴施行艾条灸法或隔 姜灸 ( 中脘、气海、足三里穴还可施行温针灸) 。
4. 6 外治疗法
4. 6. 1 外敷法 对脾胃虚寒胃痛,可以采用外敷法 治疗。将肉桂、丁香研为细末,用纱布包扎,外敷中 脘穴,每次 10 ~ 20 min。将吴茱萸用白酒适量拌匀, 用绢布包成数包,蒸 20 min 左右,趁热以药包熨脘 腹、脐下、足 心,药 包 冷 则 更 换,每 日 2 次,每 次 30 min; 或以疼痛缓解为度。除脾胃虚寒证外,其他 胃痛用此法疗效欠佳。
4. 6. 2 推拿疗法 采用行气止痛治法。用一指禅推、 按、揉、摩、拿、搓、擦等法。取穴及部位: 中脘、 天枢、肝 俞、脾 俞、胃 俞、三 焦 俞、肩 中 俞、手 三 里、内关、合谷、足三里、气海,胃脘部、背部、肩 及胁部。
4. 7 诊疗流程图 具体见图 1。
5 疗效评定
5. 1 疼痛评分量表 胃脘痛可以对疼痛的程度和频率以及对生活的影 响 进 行 评 估。 疼 痛 程 度 采 用 视 觉 模 拟 评 分 法 ( VAS) [20]; 疼痛频率采用脾胃病医生报告结局症状 量化标准。
5. 1. 1 视觉模拟评分法 此方法用于疼痛的评估, 在中国临床使用较为广泛。基本的方法是使用一条长 约 10 cm 的游动标尺,一面标有 10 个刻度,两端分别 为 “0”分端和 “10”分端,0 分表示无痛,10 分代 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临床使用时将有刻度的 一面背向患者,让患者在直尺上标出能代表自己疼痛 程度的相应位置,医师根据患者标出的位置为其评分,临床评定以 0 ~ 2 分为优,3 ~ 5 分为良,6 ~ 8 分 为可, > 8 分为差。
5. 1. 2 胃脘痛-脾胃病医生报告结局症状量化标准 胃脘痛评价包括频率、持续时间、程度、工作生活影 响、药物干预 5 个方面,总分 0 ~ 15 分: 无计 0 分、 轻度计 1 分、中度计 2 分、重度计 3 分。具体见表 1。
5. 2 胃脘痛除胃痛外的单项症状疗效评价[21 - 22] 胃脘痛主要症状除了胃痛外,还有上腹胀、纳 呆、恶心、呕吐、嘈杂、反酸、嗳气等症状,这些单 项症状可采用患者报告结局指标 ( 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PRO) 进 行 评 价,将患者不适症状分为 0、 Ⅰ、Ⅱ、Ⅲ共 4 级: 1) 0 级: 无症状,计 0 分; 2) Ⅰ级: 症状轻微,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计 1 分; 3) Ⅱ级: 症状中等,部分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计 2 分; 4) Ⅲ级: 症状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难以 坚持工作,计 3 分。 经过治疗后单项症状疗效评价分为 4 种情况: 1) 临床痊愈: 原有症状消失。2) 显效: 原有症状改善 2 级。3) 有效: 原有症状改善 1 级。4) 无效: 原有 症状无改善或原有症状加重。
5. 3 胃脘痛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 疗效指数 = [( 治疗前积 分 - 治疗后积分) /治疗前积分] × 100% 。分为临床 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共 4 级: 1) 临床痊愈: 主 要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 ; 2) 显效: 主要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 ≤疗效指数 < 95% ; 3) 有效: 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好转,30% ≤ 疗效指数 < 70% ; 4) 无效: 主要症状、体征无明显 改善,甚或加重,疗效指数 < 30% 。
5. 4 生存质量评价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汉化版 SF-36[23]等健康调查量 表进行评价。
6 预防调摄 胃痛发作多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寒温不适、 劳累过度有关,故在预防上要重视精神、饮食、寒温、 劳逸等的调摄。胃痛持续不已者,应在一定时期内进 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饮食清淡易消化; 忌 粗糙多纤维饮食,避免食用浓茶、咖啡、烟酒和辛辣 等诱发因素; 慎用水杨酸、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西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