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猝死急救
2018年07月24日 881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心源性猝死是指由心脏原因自然发生意想不到的突然死亡,激症状发生到猝死在1 h以内。发生前可有或无心脏病表现,心源性猝死大约经历4个阶段:①先兆症状;②起病;③心脏骤停;④生物死亡。有3个最重要的特点,即自然的、快速的、不可预测的。航天中心医院心脏医学部丁春华
【病因】
心源性猝死者大多数有心脏结构异常。成年病人中主要包括冠心病、肥厚性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炎、非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异常、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浸润性病变和心内异常通道等。心脏结构的改变导致室性快速心律失常,从而引发心源性猝死。
一些暂时的功能性因素如心电不稳定、血小板聚集、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等,使原来稳定的心脏结构异常变为不稳定,导致心源性猝死。某些因素也可触发心源性猝死,如自主神经系统不稳定、长Q-T间期综合征、电解质紊乱、过度劳累、情绪压抑、引起心律失常药物等。
危险因素:
1.年龄、性别和遗传
(1)年龄:4 5~7 5岁为心源性猝死的高峰年龄,主要与冠心病发病率增加有关。
(2)性别: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约为4:1,在4 5~7 5岁男女差别更大,约7:1。
(3)遗传因素: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家族性婴儿和青年人猝死,遗传性心脏传导系统异常等。
2.生活方式 吸烟、剧烈运动、肥胖等。
3.社会心理 近期工作过度紧张、疲劳,家庭、个人和社会因素造成的情绪激动、压抑、孤独等都可能触发心源性猝死。
4.某些疾病如高血压病、心力衰竭、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内传导异常等与心源性猝死密切相关。
【临床表现】
心源性猝死的临床过程可分为4个时期。
1.前驱期 不明显。许多病人在发生心脏骤停前数天或数周出现前驱症状,如心绞痛、心慌、气促加重等非特异表现,此时还没有心源性猝死所特有的前驱临床表现。
2.发病期 心脏骤停前往往有急性心血管病发作,通常不超过1 h。典型症状有长时间的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的疼痛,急性呼吸困难,头晕,甚至昏迷。心电图通常为恶化的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室停搏等。
3.心脏骤停期 心脏骤停发生后,其症状和体征依次出现如下。
(1)心音消失。
(2)脉搏扪不出、血压测不出。
(3)意识突然丧失或伴短暂全身性抽搐,多在心脏停搏后1 0内出现。
(4)呼吸呈叹息样,以后即停止,在心脏停搏后20--3 0 s内。
(5)昏迷,一般在心脏停搏后3 0 s内。
(6)瞳孔散大,心脏停搏后3 0~6 0 s内出现。
4.生物学死亡期 是指人体组织代谢的停止和细胞生命活动的终止。
【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
【治疗】
对心源性猝死的处理就是立即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
1.识别心脏骤停 出现较早并且方便可靠的临床征象是意识突然丧失,呼吸停止,对刺激无反应。
2.呼救 在心肺复苏术的同时,设法(呼喊或通过他人应用现代通信设备)通知急救系统,使更多的人参与基础心肺复苏和进一步施行高级复苏术。
3.心前区捶击复律 一旦肯定心脏骤停而无心电监护和除颤仪时,应坚决地予以捶击患者胸骨中下1/3处,若1~2次后心跳未恢复,则立即行基础心肺复苏。
4.基础心肺复苏 畅通气道、人工呼吸、人工胸外心脏挤压。
5.高级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成功后,需继续有效地维持循环和呼吸稳定,防治心脏再次骤停,处理脑缺氧、脑水肿、肾功能不全和继发性感染等,纠正酸中毒。要积极查明心源性猝死的原因并加以处理,预防再次发生猝死。
停止心肺复苏的指征是脑死亡。
此内容为转贴! By linyihui
广东省中医院 心律失常诊疗中心祝您健康!http://www.ac.ucbb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