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补钙三招
2017年09月17日 959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钙是人体重要的矿物质,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内,其余的1%分布在血液、神经及各种软组织中。在骨骼组织中,钙离子和磷构成羟磷石灰结晶沉着于胶原组成的基质上,维持着骨的坚固性。
当机体缺钙时,一方面因缺少构成骨的原材料而导致骨代谢向骨溶解方向加强;另一方面,血钙下降到阈值将导致甲状旁腺分泌亢进(甲状旁腺素可升高血钙),增加骨吸收,使钙由骨组织中游离下来进入血液。两方面因素均可导致单位体积的骨量减少,所以缺钙是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无论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老年性和特发性),还是继发于各种其他疾病或药物的骨质疏松症,钙剂的补充能较少骨丢失,是基本的辅助治疗。但在临床工作中,补钙治疗可能还不够合理规范。那么,合理规范补钙,需要注意什么呢?
注意一:钙剂选择要合理
病例:患者女,50岁,既往肾结石病史,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给予补钙等治疗,钙剂选用碳酸钙片,半年后肾结石较前明显增多。
解析:以钙元素的生理生化功能及药理学作用为基础、以钙盐为主要成分的制剂称为钙剂。钙剂品种繁多,按其成份可分为无机钙和有机酸钙。无机钙主要有氧化钙、碳酸钙、磷酸氢钙、氯化钙、氢氧化钙等。有机酸钙主要有葡萄糖酸钙、乳酸钙、柠檬酸钙、枸橼酸钙等。无机钙的含钙量较高,但大都溶解度低,胃肠道刺激极大;有机酸钙一般体溶性较好,但是钙含量偏低。
选择钙剂时,应结合人群特点及所合并的疾病。比如:
1.缺乏胃酸者基本不吸收无机钙,老年人常胃酸分泌减少,因此建议大于65岁、胃酸缺乏者服用有机酸钙如枸橼酸钙,普通人群的补钙当选含钙量高的无机钙如碳酸钙;
2.甲状旁腺机能减退和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合并高磷血症,不能选用含磷的钙剂(磷酸氢钙),宜选用碳酸钙、枸橼酸钙、醋酸钙,既可补钙,也可作高磷血症的磷结合剂,以降低血磷浓度;
3.柠檬酸钙增加肠道铝吸收,服铝剂者禁用;
4.葡萄糖酸钙不适用糖尿病患者;
5.醋酸钙易致血压升高,不适用于高血压患者和心功能不全者。
长期服用一般钙剂,如病例中的碳酸钙,会引起血钙和尿钙浓度升高,会增加尿路草酸钙结晶、结石形成的风险,有泌尿系统结石病史的患者就尤为严重。枸橼酸钙对钙有较强的络合作用,在增加枸橼酸浓度时,可结合置换草酸钙、游离钙离子和磷酸钙盐等,从而形成易溶于水的络合物,抑制草酸钙超饱和状态析出结晶而形成结石。泌尿系统结石患者补钙,建议选用枸橼酸钙。
注意二:用量用法有讲究
病例:患者男,68岁,因「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服用碳酸钙,每次600mg,早晚服用,半年后因心悸、乏力就医,发现血钙升高,检查后考虑「高钙血症」系补钙过量引起。
解析:我国营养学会制定成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800mg是获得理想骨峰值,维护骨骼健康的适宜剂量,如果饮食中钙供给不足可选用钙剂补充,对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1000mg。目前的膳食营养调查显示我国老年人平均每日从饮食中获钙约400mg,故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平均每日应补充的元素钙量为500-600mg(如碳酸钙每片含元素钙600mg)。
确定剂量前,还应测定患者血钙、尿钙水平,结合患者饮食中钙的摄入量综合考虑,以防止高钙血症的发生(如病例),增加肾结石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我国成人每日摄入钙的最大允许量为2000mg。
补钙后,建议每3月检测1次血钙和尿钙浓度,如发生高钙血症应停药,尿钙增加需减少钙剂剂量。
服用钙剂,一次大剂量顿服,不如分次服用的吸收率好。可以早晚各服用1次,或若采用3-4次/d。常用的碳酸钙在酸性环境下吸收更好,碳酸钙与食物一起服用时,由于食物的刺激使胃酸分泌增多,可使钙的吸收效率提高,若老年人无条件服用有机钙,可用此法服用碳酸钙。有机钙无需胃酸活化,不必与食物同服。同时注意,含草酸多的蔬菜(菠菜、苋菜)减少钙的吸收,尽量避免与钙剂同用。
注意三:「黄金搭档」不可缺
病例:患者男,70岁,慢性肾炎尿毒症期,继发骨质疏松症,仅给予碳酸钙维生素D咀嚼片口服。
解析: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对骨骼健康、保持肌力、增强身体平衡能力、减少跌倒、降低骨折风险有益。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增加骨吸收,从而引起或加重骨质疏松。在补钙的同时,维生素D作为「黄金搭档」不可或缺,也是基础治疗。
虽然有些钙剂中加入了维生素D(如病例),但其剂量远远不够。我国相关指南推荐普通维生素D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时,剂量可为800-1200IU/d。普通维生素D转化为活性维生素D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可用活性维生素D代替补充,包括α-骨化三醇(每日0.25-1.0μg)或骨化三醇(每日0.25-0.5μg)。
肾衰竭继发的骨质疏松症因活性维生素D合成减少,但只能补充骨化三醇,因为α-骨化三醇需要肾脏活化,肾衰患者这种活化酶降低。
临床同用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时,也应3个月监测血钙和尿钙1次,酌情调整剂量。建议有条件的医院酌情检测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浓度(反映维生素D营养状况,以利更好补充),其数值等于或高于30ng/mL(75nmol/L)可降低跌倒和骨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