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儿童骨病救助基金发展纪实 之一
2018年10月16日 763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转自:李旭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骨科谭为
“我能治好她的病,让这个孩子站起来!”轰动全国的广东揭阳紫峰寺“借孤事件”(详见新快报2013年1月12日A6相关报道)经曝光后,引起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骨科主任李旭的关注。27日,李旭亲自带队赶到紫峰寺,将3岁孤儿释如童接到广州治疗。
驱车10小时,往返逾千公里,包括李旭在内的四名工作人员在27日晚10时许将童童接到广州,入住儿童骨科病房。“她刚来有点怕生,住了一夜,很快习惯了。”28日早上,记者走进病房时,童童正坐在志愿者小罗姐姐腿上,跟她玩拍拍手的游戏。
在紫峰寺做义工多年,小罗是寺院内很多孤儿的大姐姐。小罗告诉记者,因为先天性下肢疾病,童童刚出生就被遗弃在寺院门口,3年来一直与青灯古佛为伴。“3岁了,但从没有走过路。童童很自卑,如果有人看她的脚,她会难过。”平时,童童只能坐在凳子上,需要移动时,只能依靠双手支撑,一点点挪动。
李旭告诉记者,自己在回程的车上已检查过童童的双足,依据经验判断,属于先天性双侧马蹄内翻足。“对于马蹄足,治疗无任何悬念,几乎可以说是百分之百(的几率)为她治愈。”但让李旭担忧的是,除马蹄足外,童童的双侧膝关节也有畸形,在各种检查未完成前,尚不能判断病因。“我们会努力将两项病征一起解决,但单马蹄足的治疗,2个月就可以纠正。”
李旭告诉天天公益记者,童童的治疗费用估计在3万元左右,已得到著名慈善组织广东狮子会的资助。他说,早在2011年11月,广东狮子会便首次注资与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合作成立了“广东省儿童骨病救助基金”,为省内先天或后天四肢残疾的贫困孩子提供医疗救助,童童是该基金救助的第三名病童。
但让李旭无奈的是,基金虽然成立,却一直在“空壳”运行。“碰到需要救助的孩子,才能去申请资助。”他希望通过媒体,呼吁全社会关注贫困残疾儿童,并为该基金输入“能量”,以期帮助更多残疾儿童。“规范治疗介入越早,预后效果越好、治疗方法越简单、所需费用越少。”以童童为例,3万元的手术治疗,她就可以重新站立,改变一生。
(以上摘自2013年1月30日新快报A28,图片见后)
上文中提到的“广东省儿童骨病救助基金”,成立于2011年11月18日。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金大地院长和院党委的支持下,由儿童骨科李旭博士倡议、并由广东狮子会光大、众爱成城、慈航服务队首次注资成立。基金挂靠于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三院),由南医三院与广东狮子会等社会爱心机构共同管理,专用于为广东省内先天及后天四肢肢体残疾的贫困孩子提供医疗救助(见下图)。
基金成立后,在其资助下,南医三院儿童骨科顺利完成了对“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卢**小朋友的救治。这是来自广东韶关南雄山区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其出生时便患有“先天性双侧马蹄内翻足、双侧髋关节脱位、多关节挛缩症”等严重畸形,由于家庭极度贫困,她从未接受过正规的治疗,更不知道到哪里去治疗,而当地医院对于这样严重的畸形根本束手无策。卢**到了7岁时才能够自己走路、但却是用脚背在走路,10岁之前她从来没有走出过家乡那片大山。一直到她的姐姐2012年中专毕业后,才在网上找到了南医三院儿童骨科,这个可怜的孩子才第一次走出了大山,来到广州。在基金的资助下,经过漫长而艰难的治疗后,孩子的“双侧马蹄内翻足”畸形显著改善,从用脚背走路恢复到了用脚底走路(见下图)。
入院时孩子双足背行走
孩子双足背由于长期行走已经形成老茧
孩子双足CT扫描提示骨骼严重畸形
孩子治疗中受到南方电视台采访报道
孩子康复训练中(广东省卫生厅厅长姚志斌教授看望孩子后说:“该孩子病情的治愈已代表贵院在儿童骨科疾病诊治领域达到省内一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