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痣
2017年05月08日 1625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按症状可分为:
交界痣---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具有增大活跃的特性,称为交界活力,有转变恶性黑瘤的可能。
皮内痣---中老年人多见,有时可见中央的1根或数根毛发生长。
混合痣---多见于中青年人,也有发生恶变的可能。
晕痣---常见于青少年,无自觉症状。病理上常为混合痣,也可为皮内痣。
Spitz痣---又称良性幼年黑瘤、梭形与上皮样细胞痣、假性黑瘤。是痣的一种异型,大都为混合痣,也可为皮内痣或交界痣。一般为良性。
先天性巨痣---出生时即存在,以病变面积巨大为特征。
发育不良痣---绝大多数表现为混合痣,少数表现为交界痣。
痣属良性肿瘤,对生命并无威胁。但在一些诱因的作用下,有些类型的痣细胞痣可发生恶变,成为恶性黑瘤。一旦恶变,则病程进展迅速,预后不良。下列表现,提示恶变:
病变增长扩大,或面积虽无扩大,但显著增深。
颜色改变,色增深,或见有淡蓝色调出现。
发生脱毛、脱痂现象;表面破损,出血,形成溃疡。
病变四周出现针头大小、称为卫星的色素斑点。
局部有炎症表现,同时可排除毛囊炎、表皮囊肿继发感染等情况。
有刺痒或疼痛症状出现。
黑尿。
痣细胞痣一般不需治疗。如需改善外观,防止恶变,消除隐患,临床治疗可选∶
1.非手术疗法 适用于面积小、位置浅、诊断明确的病变。常用方法有冷冻、电解、电灼、电干燥、激光及化学药物烧灼等。
2.手术疗法 对任何类型的痣细胞痣,不论面积大小均可采用。效果也较为确切、可靠,并可随治疗进行病理检查。一般依皮纹方向选定切除方向,做菱形切口切开皮肤,切除范围为病损及其周围0.2~0.5cm组织,有恶变倾向者,可适当扩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