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异常表现及预防
2020年01月13日 809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肺内的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表面覆有一层由细胞组成的内膜,由于内膜直接与大气接触,又因其生长代谢快,绝大多数肺癌是由这层表皮细胞恶变而来。肺部恶性肿瘤的发展需要经过许多年的生长和演变。首先形成癌前病变,然后发展演变成癌细胞,这时癌细胞生长加速,并分泌许多化学物质,刺激癌细胞形成血管。血管一旦产生,不仅会给癌细胞注入丰富的营养使之生长更快,还会通过这些血管使癌细胞转移到其他部位。肺癌分为原发性和转移性。原发性就是癌细胞从肺组织中的细胞恶变而来,转移性为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经过血液或淋巴途径迁移到肺部。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高峰年龄在60~79岁,目前在我国占男性全部肿瘤的第四位,女性占第五位,个别大城市肺癌死亡率跃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
一、异常表现
1.咳嗽由肿瘤本身及其分泌物刺激支气管粘膜引起,为肺癌的首发症状,约占45%。其特点是阵发性刺激性、有压迫感的不可控制的干咳,无痰或有少量白色泡沫样粘痰,可带血丝,2~3周内不愈,当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呈脓性痰。若肿瘤位于细小支气管粘膜上,患者常无咳嗽或咳嗽不明显。
2.咯血和血痰为肺癌首发症状之一,占35.9%。其特征为间断性反复少量血痰,往往血多于痰,色泽鲜红,偶见大咯血。中央型肺癌由于肿瘤生长在支气管粘膜上,表面血管丰富,当剧咳后血管易溃破,所以咯血常为中央型肺癌的早期症状。周围型肺癌在瘤体较小时,咯血较少见;当瘤体增大到一定程度,肿瘤中心缺血坏死时常有出血。
3.胸痛肺癌早期,常有不定时的胸闷、压迫感或钝痛,占30%~40%。当肿瘤外侵,累及纵隔胸膜、膈肌、胸壁时可出现剧烈或持续性胸痛,周围型肺癌常以胸痛、背痛、肩痛、上肢痛、肋间神经痛等为首发症状,约占24%。
4.气急一般多在肺癌的晚期比较明显,尤其出现大量胸水时更严重,以此为首发症状者占6.6%。
5.发热约有21.2%的肺癌以此为首发症状。肺癌发热一种是由于支气管阻塞或管腔受压后引起的炎性发热,一种是肿瘤压迫较大支气管使管腔阻塞或狭窄,远端的支气管分泌物滞留,引起感染发热。
6.肺癌转移及肿瘤压迫邻近器官所引起的症状如肿瘤压迫上腔静脉引起上肢及颈部以上水肿、颈静脉怒张、头痛、呼吸困难。压迫食管可引起吞咽困难。侵犯喉返神经可引起声音嘶哑。淋巴结转移可出现同侧或对侧锁骨上肿块。当肿瘤侵犯第七颈椎和第一胸椎时,可引起霍纳综合征。患者表现为:患侧眼球凹陷、上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睑裂狹小、患侧上半胸部温度高、无汗等。同时可产生臂丛神经压迫的症状,表现为该侧上肢有火灼样剧痛,自腋部内侧开始向远端放射,局部皮肤感觉异常等。
7.肺外表现部分患者有杵状指(趾)及骨关节疼痛、皮肌炎、肌无力样综合征、内分泌紊乱、类癌综合征和库欣综合征等,这些症状甚至可早于呼吸系统症状的出现,为早期诊断提供信息。我国患者以杵状指(趾)及骨关节病多见,其他少见。
①杵状指:表现为手指或足趾末端增大肥厚,成杵状肥大。一般认为与肢体末端的慢性缺氧、代谢障碍及中毒性损害有关。由于肺癌细胞可产生某些特殊的内分泌激素(异源性激素)、抗原和酶,这些物质运转作用于骨关节部位,而致骨关节肿胀疼痛,常累及胫、腓、尺、桡等骨及关节,指、趾末端往往膨大呈杵状指,X线摄片检查可见骨膜增生。
②肩背痛:肺外围型肺癌常向后上发展,侵蚀胸膜,累及肋骨和胸壁组织,从而引起肩背痛。这类患者很少有呼吸道症状。
③声音嘶哑:肺癌转移灶压迫喉神经,可使声带单板机痹而致声音嘶哑。由于肺癌的转移灶在早期即可出现,并且转移灶有时可长得比原发灶快,因此转移灶的临床表现可先于原发灶出现。
④神经系统症状:肺癌脑转移可出现头痛、呕吐、突然昏迷、失语、偏瘫等神经系统症状,因肺部症状不明显,常误诊为血栓、脑肿瘤等。
⑤男性乳房肥大:男性肺癌患者有10%~20%出现乳腺肥大,有单侧肥大,但多数为双侧肥大,而且这种症状出现时间比咳嗽、痰中带血、胸痛、气促等肺部症状早。这是因为某些肺癌细胞能分泌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这种激素可引起乳腺组织增生,使乳房肥
大。
⑥类癌综合征:表现为皮肤潮红、腹泻、水肿、喘息、阵发性心动过速等,由5-羟色胺等成分增加引起。
⑦库欣综合征:表现为向心性肥胖、紫纹、多血质、骨质疏松等,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升高引起。
二、肺癌的预防
肺癌流行病学与病因学证明,肺癌的发生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控制及消除体内外环境中的各种致癌因素,有可能降低肺癌的发生率与死亡率。预防总则:一方面要减少或避免吸入含有致癌物质污染的空气和粉尘,一方面对高危人群进行重点普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1.综合治理三废 三废指工业废气、废水、废渣,这些物质不仅污染大气、水和土壤,同时也污染了这些环境中的粮食、蔬菜、水果、家禽、家畜及鱼类,使三废中多种强致癌物通过这些食物进入人体内,成为潜在的患癌危险因素。①严格控制生产环境中有害物质,设立大气污染监测机构,动态观察各地区大气污染情况。②在城市大力研究无害能源,发展电动车辆、民用燃料电气化,发展太阳能等。③改善环境卫生,做好三废处理。
2.严密控制电离辐射 加强职业防护,改革工艺过程,做好防烟、防尘、防污工作,最大限度地限制和避免工人接触已知的职业性致癌物。
3.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①对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者、工矿职工和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的人员及有肿瘤家族史者应列入肺癌重点普查人群,每6个月至1年检查1次。②积极防治肺癌癌前疾病,如呼吸道慢性炎症及慢性呼吸道疾病。③对可疑患者应高度重视,综合检查,尽早确诊,如40岁以上伴有久治不愈的咳嗽、咯血、胸部隐痛、肥大性关节痛、杵状指(趾)、肌无力样综合征等。④普及肺癌防治知识,让广大群众了解肺癌早期危险信号。
4.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①限制饮酒,不吃煎、炸、熏、烤食物,不吃发霉变质食物,注意经常食用胡萝卜素等富含维生素A、C的蔬菜,忌食刺激性食物及生痰伤肺之食物。②生活起居有规律。注意个人卫生,加强体育锻炼。③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虑、悲伤、过劳。
5.控制吸烟、提高全民参与意识,制定有关法规 ①禁止未成年的大、中、小学生吸烟,因为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体内增殖细胞数较成年人多,这些增殖细胞更容易受烟雾中致癌物的影响。②禁止在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中或通风不良的密封房间里吸烟,以减少对众多被动吸烟者的危害。③对吸烟指数(每天吸烟的支数×吸烟年限)达400的严重吸烟者,定期检查,建立三防即防癌、防痨、防尘肺。④大力宣传,充分认识吸烟的危害性,鼓励戒烟。如果有朝一日能够实现全民禁烟,则85%左右的肺癌就不会产生。作为个人,不吸烟,避免被动吸烟,减少厨房中的空气污染改善室内外空气质量等。有研究证明,如果停止吸烟,肺内的癌前病变可以在5年内转化为正常细胞,但发生肺癌的危险性仍高于不吸烟者,如存有癌前病变者,吸烟发生肺癌可能性更高。被动吸烟者肺癌发生率亦高。
肺癌是能够早期诊断的。由于肺癌岀现转移就难于治愈,因此早期诊断就显得非常重要。对超过40岁的吸烟者,有下列症状者,就应警惕肺癌的可能性,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1.久咳不愈超过2周。
2.不明原因胸痛、声音嘶哑。
3.消瘦、进食减少。
4.有咯血或痰中带血、气喘。
5.不明原因发热。
6.反复发生的肺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