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井穴,1穴胜10穴,全面解析,精准配图,不看太亏了!2
2020年12月06日 1078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大敦调肝经】
▼
大墩穴是肝经的第一个穴位,古代医家,一致认为此穴是治疗疝气的特效穴。
平时我们没事按一按大墩穴,有助于疏通肝经,调节肝气,刺激少阳之气哦。
位于大脚趾侧指甲根部边缘
靠近第二个脚趾约2mm,左右脚各一个▼
肝好了,乳腺增生、乳房胀痛、眼睛模糊、耳鸣都会远离你,所以学会调肝,就远离了很多麻烦。
【隐白调脾经】
▼
看了杏林君往常的文章的朋友,就知道脾有多重要了。脾的功能很强大,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论》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现在很多朋友,通过饮食来健脾,但不吸收,这时按揉隐白穴就再好不过了~
按揉有调理统血,健脾宁心,脾胃病、妇科病、腹胀,泄泻,月经不调等症状。
每天按揉此穴位3-5分钟▲
它在我们大拇指内侧后面0.1寸。如果觉得按揉不是很方便,可借助三角雀等有小尖头的工具。
【厉兑调胃经】
▼
本穴最早见于《灵枢·本枢》:胃出于厉兑,厉兑者,足大趾内次趾之端,为井金。
这是穴位很“厉害”,具有镇惊,宁心,安神的作用。专治做噩梦,多梦的穴位。
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处
每次按揉1-3分钟就好,还具有苏厥醒神、和胃理气的功效。
【足窍阴调胆经】
▼
这是一个不可不知的穴位,它属足少阳胆经,五行属金。双穴,可针可灸。
我们可从穴名上来分析它的作用:
足是脚部,窍是孔窍,阴是阳相对。开窍于耳目的肾和肝均属阴脏,这个穴位在脚部,善治耳鸣,目赤肿痛等病症,所以叫做足窍阴~
每天按揉按揉5-10分钟,还具有疏肝气,清胆火,熄风热的作用。
【至阴调膀胱经】
▼
至阴在小脚趾的旁边,它的名字来源很有趣,至是到达,阴是阳的相对,这里是指阴经,足太阳经到达这,交汇于足少阴肾经,所以叫至阴。
下午3-5点是膀胱经最旺盛的时候,这时按揉最佳。
坚持1-3分钟有疏通经络,调整阴阳,清利头目的作用,并且对尿黄涩痛也有很好的排泄效果!
【涌泉调肾经】
▼
涌泉穴是补肾壮阳的大穴,是肾经的源头,把它养好了,我们的肾气才会源源不断,身体才会健康!
每天按揉5分钟,按揉时会感到有些疼痛,这是好现象,说明气血正冲击到这里来,坚持一个月,脚底会有弹性,这就叫做肾气归源。
如果您按揉时,老是凹陷不起,可艾灸5-10分钟,以皮肤微微发红最佳,每天1-2次。
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好啦,本期十二井穴,你记住了吗?为了方便大家记忆,杏林君给大家总结了一小波~
✔ 喉咙干涩,皮肤干燥,肺部干燥,找→【肺经少商穴】
✔ 便秘,消化有问题,找→【大肠经商阳穴】
✔ 心慌心悸,心胸闷痛,找→【心经少冲穴】
✔ 乳腺增生,眼睛模糊等,找→【肝经大敦穴】
✔ 脾胃病,妇科病,腹胀等,找→【脾经隐白穴】
🌟井穴妙处太多,配合上期讲的荥穴,一起调理更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