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气管异物误诊为肺炎‖想-拟

2017年10月25日 963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一般资料:患儿,男性,3岁,本地人,足月顺产儿,出生时无窒息史,按时预防接种。

其母代诉:发热、咳嗽3天

现病史及就诊过程:

其母代诉因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发热38~39°C不等,自行给予抗炎药、感冒药口服,咳嗽咳痰,发热几天后有脓痰,去本社区诊所就诊,医师检查患儿咽部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儿闻及干湿性罗音,初步判断支气管炎,给予头孢呋辛钠、痰热清注射液治疗3天,口服退热药,体温下降到正常,次日体温升高,咳嗽症状未见缓解,并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精神食欲差,转诊到市三甲医院进一步检查,医院安排住院治疗,入院行血常规、胸片检查等检查,拟诊肺炎,给予抗炎、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一周,具体用药不详,患儿病情仍然反复,未见明显缓解,入院期间继续完善相关检查,血沉、痰培养未找抗酸杆菌、肥达氏试验、血培养加药敏试验,排除了伤寒、结核,按支原体肺炎又治疗一周,停药几天又出现发热、咳嗽,市三甲医院建议患儿到省儿童医院就诊,在省儿童经过行CT、气管镜一系列的检查,确诊为小儿气管异物,在气管镜下钳夹出一枚花生米,抗炎治疗一周痊愈出院。事后患儿奶奶回忆,一个月前曾给小儿吃过花生米。

总结:婴幼儿咀嚼功能及喉反射功能不健全,喂养不当、玩耍、进食容易误吸,误入鼻腔、支气管的并不罕见,家属如果未及时发现,异物停留在体内,出现炎性反应,反复发热、咳嗽,引起感染。对于反复发热,未找到明显感染灶,常规抗炎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儿,往往可以排外常见病、多发病,从一些少见病着手排查。小儿反复发热,需要排除结核、川崎病、淋巴瘤、白血病等

我同学舅舅的女儿,6、7岁的小女孩,因发热就诊,在市三甲医院治疗一周高热不退,未明确诊断,转到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确定川崎病。前几月接诊的一例上呼吸道感染5岁小女孩,为留守儿童,外来务工者的女儿,她妈妈说小孩刚到上海儿科医院复诊回来。去年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多处就医未明确诊断,后来在上海儿科医院确诊,目前已经完成了6次化疗,孩子一般情况尚可,而当地医院也曾做过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仅仅提示淋巴反应性增生,发人深思的病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