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 注册

地舒单抗,助力晚期肿瘤患者骨健康

2022年08月28日 372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随着恶性肿瘤治疗手段的不断增多,患者的生存期得到了显著的延长,因此骨转移的事件也逐步增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骨转移治疗药物的研发出现了迅速的进展,除了应用最广的双膦酸盐外,新上市的地舒单抗亦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两种药物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双膦酸盐通过作用于破骨细胞,导致破骨细胞功能受损,引起破骨细胞凋亡,而地舒单抗通过高亲和性/特异性结合RANKL,阻止破骨细胞的形成/增殖/存活。

   由于骨转移治疗的疗程相对较长,因此,亦需要对药物的毒副反应予以关注。骨改良药物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主要是流感样症状,例如:发烧以及肌肉、关节疼痛。除此之外,还包括低钙血症和肾功能损伤,而较为少见,但是又颇为严重的不良反应是下颌骨的坏死。在毒副反应的处理方面,低钙血症易于控制,只需要根据患者血钙检测结果予以适当的补充钙和维生素D即可;肾功能损伤的发生率并不高,严重程度较轻,对于肌酐清除率在60%以下的患者可能才会出现风险的上升;下颌骨坏死的发生率虽然仅为1%,但是,一旦发生之后,治疗相对困难,因此,在治疗前需要对患者的口腔情况进行评估,并且对相应的口腔疾病予以尽早的治疗。

    在骨改良药物毒副反应的管理中,最需要注意的是药物的合并使用情况以及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例如:非甾体抗炎药、化疗药物的使用,而糖尿病的存在亦会给患者的肾脏功能带来损伤。
     地舒单抗是我国首个获批的特异性靶向RANKL信号通路的单克隆抗体,具备四个优势,其一,在疗效方面,相比唑来膦酸,地舒单抗显著延迟了中位时间为8.21个月的首次骨相关事件(SRE)发生时间,并且,降低了18%的多重SRE发生风险,可以更好的预防SREs;其二,在生存获益方面,美国国立癌症综合网络(NCCN)指南和欧洲肿瘤内科学(ESMO)指南共同提示地舒单抗相比唑来膦酸,在预防SRE的同时,可以显著延长总生存期;其三,作用人群更广,无论患者的体力状态、骨转移数目、有无内脏转移和尿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uNTx)水平,地舒单抗均更优;其四,提供给患者更好的给药便利性,不通过肾脏清除更安全,而且,流感样症状、低钙血症以及下颌骨坏死的发生率均低于唑来膦酸。

编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分院,骨软组织肿瘤治疗中心,主治医师,屈国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