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是怎么引起的,如何治疗?

2017年03月16日 10758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眩晕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并不陌生。许多人都曾有过此方面的体验,大部分人的体验只不过是一过性的,但有一部分人的体验是持久的、也是痛苦的,这就是眩晕症患者的体验。
眩晕作为临床症状占据门诊患者主诉中的第2~3位,眩晕的患病率约为4.9%,报道统计70-80%眩晕为耳源性眩晕,其中绝大部分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俗称耳石症。BPPV是由于外伤、老年退化、供血不足等原因使椭圆囊内的耳石碎片掉入半规管,破坏了半规管内淋巴液的平衡,引发眩晕。其常见症状是体位改变导致的短暂性眩晕,严重者伴有恶心、呕吐,甚至1~2个月无法起床。
眩晕性疾病诱因较复杂,涉及多个学科,很多医院没有设立眩晕专科,患者发病后往往凭主观印象挂号看病,医院也无法指导,导致患者辗转于多个科室,做了一系列的检查后仍难以明确诊断,给后续治疗带来了困难和盲目性,经常是“对症治疗”而达不到“病因治疗”,其诊断治疗水平较低。
眩晕起病突然,症状较重,伴随症状复杂,患者首先想到可能是脑血管疾病,因此,大部分患者去神经内科就诊,由于患者大多不了解内耳疾病也可以引起眩晕,因此,尽管耳性眩晕很多,但到耳鼻喉科就诊者并不多,这是患者的认识误区。各个学科的医师重视的是本学科的主流疾病,因此,不专门研究眩晕的耳鼻喉科医师对眩晕重视不够,而神经内科医师亦有自己的主流疾病,长期以来对眩晕关注不够,再加上绝大多数的眩晕与内耳有关联,由于缺乏神经耳科知识,致使临床医师对跨学科的眩晕诊治面临一定的障碍。多年以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成为医师对诊断不明的眩晕使用最多的一个笼统诊断,扩血管药、神经营养药成了眩晕的常规治疗方法,形成医师对眩晕诊治的误区。
国内外学者对眩晕的研究不断取得可喜的进展,有些过去诊断不清的眩晕得到明确,如上半规管裂综合征、前庭阵发症等;但是最大的研究进展是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俗称耳石症的研究;首先认识到该病的发病率非常高,几乎占眩晕的1/3。经过多年的研究和不断的认识,以及诊断方法的规范化,近几年来对该病认识越来越深入。除了原发性BPPV外,继发性BPPV新近被认识,如突发性耳聋伴眩晕、梅尼埃病、Hunt综合征、前庭神经炎均可伴有BPPV,其发病非常广泛。
Dix-Hallpike试验和滚转试验是诊断BPPV的金标准其次是本病可以通过手法复位的方法治疗BPPV,并且能够得到立竿见影的疗效。目前,该方法在国内外已经比较普遍开展,非常有经验的医师运用该方法可使临床治疗效果达到80%~90%。该结论是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逐步总结经验而得到的,1921年Barany首先报道本病;1952年Dix和Hallpike提出了诊断依据,1980年Epley提出了管结石症理论;1988年Semont设计了管石解脱法;1992年Epley提出了管石复位法并逐步推广应用于临床,能有效地治疗近1/3的眩晕患者,成为BPPV治疗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BPPV发病率较高,占所有眩晕的1/3。
医生过去对BPPV认识不足,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发现其发病率很高,BPPV需要做手法复位,须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先通过诱发试验(患者在床上突然改变体位,可出现规律性眼球震颤)判断出内有耳石的半规管的解剖位置(每侧内耳有三个互相垂直的半规管)后,转动患者头部,运用重力作用的原理,使半规管与地面垂直让耳石从半规管里出来,再转动复位,眩晕症状消失。
典型的患者一次复位即可,大多数则需经数次复位痊愈,有经验的医生采用此法治愈率达90%以上。尽管手法复位治疗有良好的疗效,但治疗仅限于有经验的医生,且患有颈椎病、腰椎病、过度肥胖的患者无法搬动复位。此外,手法复位比较粗糙,难以精确定量、定速、定位,因而有难度的或复杂的BPPV则需借助机器(耳石复位治疗仪)来复位。这里我们重点讨论了临床上引起眩晕发病率最高的耳石症,当然,引起眩晕还有很多的其他疾病,包括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慢性主观性眩晕、眼病性眩晕、偏头痛性眩晕等等,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明确诊断,方能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希望此文对您能够有所帮助。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