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早搏心肌病的诊断

2019年10月01日 834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室性早搏心肌病尚无明确诊断,在早期也很难识别,仍属于回顾性诊断。目前认为,原无基础心脏病,频发室性早搏经过射频消融或者药物治疗,室性早搏减少80%以上后,LVEF恢复正常或者较基线值上升15%且左室舒张末径减小,即室性早搏有效消除以后心功能和结构得到逆转,即考虑诊断为室性早搏心肌病。

有文献指出,出现以下临床特征常提示室性早搏心肌病:

①无器质性心脏病及心血管并发症;
②室性早搏出现在心功能受损之前;
③动态心电图监测到室性早搏总数≥10000次/24h,以≥20000次/24h多见;
④室性早搏常为单形性且以右室流出道和浦肯野纤维网来源常见;
⑤控制室性早搏后,心功能可完全逆转、射血分数恢复正常或较基线值回升幅度>1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