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误区

2018年04月08日 842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一大难题。骨质疏松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在治疗过程中容易碰到的误区值得我们关注。

误区1:骨质疏松与年轻人无关

如果年轻时久坐不动,常常挑食或节食,饮食结构不均衡,导致饮食钙的摄入量不足、体型偏瘦,同时又有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就达不到理想的骨骼发育量,就会使骨质疏松有机会侵犯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女性。因此,骨质疏松的预防要及早开始,使年轻时期获得理想的骨峰值。

误区2:补充性激素防治骨质疏松易患癌症

对同时伴有更年期症状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用雌激素替代疗法进行合理治疗,雌激素的使用原则是低剂量、短期,主要目的为改善更年期症状,且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随访。只要坚持半年内查一次子宫、乳腺和卵巢有无病变,雌激素治疗还是比较安全的。假如该骨质疏松患者无更年期症状,那就不主张补充雌激素。

误区3:已明确有骨质疏松,无需做骨密度测定

骨密度测定不但可用于诊断骨质疏松,也可用于随访骨质疏松的病情变化和评价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效果,因此,已经明确患有骨质疏松的病人建议定期进行骨密度测定,以了解骨质疏松的病情变化与评价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效果。一般来说,可以每年检查一次骨密度。

误区4:有骨质增生,就不可能患有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常常合并骨质增生(也即“骨刺”),而骨质增生常常是继发于骨质疏松后机体的代偿过程中发生钙异位沉积所致,这时钙常常沉积于骨关节表面而形成了“骨刺”,治疗骨质疏松可以纠正机体缺钙状态,从而部分纠正这一异常过程,减少“骨刺”的形成,甚至使已形成的“骨刺”减少,因此骨质增生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仍然需要抗骨质疏松治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