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的成虫形似蚯蚓,寄生在人体小肠内并产卵,雌虫每天可产卵达20万个,虫卵有受精卵和未受精卵之分。自粪便排出的受精卵,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经5~10天即发育成具有感染性的虫卵,这种虫卵能在土壤中生存1~5年,一般调味品(如酱油、醋、辣椒)、生拌蔬菜和盐水泡菜都不能杀灭虫卵。人如果吃了带有成熟虫卵的食物即可得病。小儿由于喜欢玩土,手上可能沾有蛔虫卵,如果饭前不洗手,蛔虫卵即可以通过手而被吞入胃内,所以儿童更易得蛔虫病。虫卵被吞入体内后,孵化发育成幼虫。孵出的幼虫并不能立即发育成成虫,必须在体内经过一番“旅行”。它首先是侵入肠壁,经血液循环进入肺内,以后沿支气管、气管逆行至咽喉部,再进入到胃,最后在小肠内定居而发育成成虫,成虫的寿命一般在1~2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王新良
蛔虫病的预防在于搞好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饭前便后洗手,生吃的瓜果蔬菜要清洗干净,最好再应用消毒水浸泡。并要教育孩子不咬指甲,不吮指头,不喝生水,不随地大便。在农村还要加强粪便管理和无害化处理,保持水源及食物不受污染等。
即使确诊孩子得了肠道寄生虫病,通过注意饮食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等卫生习惯,也可望达到不治自愈。只要杜绝“虫从口入”,一般蛔虫成虫寿命平均为1~2年,只要不再食入虫卵,成虫衰老死亡后随粪便排出,体内不会继续再有成虫产生,肠道内就没有寄生虫发生、发育的可能,肠道寄生虫病也就自然则然痊愈了。
摘自《1-2宝宝养育天天读》,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王新良主编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