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结肠瘘”真痛苦--中山内镜巧封堵!

2021年06月15日 883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日前,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副主任钟芸诗教授内镜下成功治愈复杂“胃-结肠瘘”。

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李某,男,71岁,乙状结肠恶性肿瘤,术后复发转移,化疗期间出现腹痛、呕吐,口中呼出粪臭味。当地医院行胃镜、CT等检查发现“胃-结肠瘘”形成,因患者体质太差,耐受不了再次手术,当地医院给予保守治疗,效果欠佳,腹痛、呕吐越来越重,体质越来越弱,辗转多家医院,都不能解决问题。最终多方打听来到中山医院,找到了钟芸诗教授。

教授分析病情,精心设计,化解难题
钟教授详细了解病情,患者乙状结肠恶性肿瘤术后复发转移,侵及周围组织,导致瘘管形成,将胃与结肠贯通,但肿瘤组织溃烂,靠瘘口自行愈合,可能性极小,需要进一步解决处理。如内镜无法解决,患者只能进行再次外科手术,但患者体质太弱,合并症多,再次手术对于患者来说风险巨大。钟教授经过精心的考虑设计后,决定进行内镜下瘘管封堵:内镜下“结肠支架+补片+生物胶”堵“瘘”。最终棘手的难题顺利化解。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这场精彩的内镜下堵“瘘”术。

图1胃-结肠瘘
A.胃瘘口  B.结肠瘘口C.D.胃-结肠瘘CT表现


手术过程
肠镜循腔进镜,逐步找到结肠瘘口,大家都觉得眼前一亮,胜利的曙光仿佛在招手。但瘘口巨大,组织僵硬溃烂,导致肠腔挛缩变形狭窄,远端肠腔不易探查。钟教授小心翼翼先行导丝引导下肠镜探查瘘管,发现瘘管表面组织僵硬,溃烂渗血,循瘘管逐步探达至胃腔。胃腔吸气后,肠镜自瘘管退至肠腔,在结肠瘘口附近再次探查远端肠腔。因瘘口附近肠腔变形,多次探查未果。钟教授改变患者左侧 侧卧位置,变为平躺位,注气、吸气,不断转换方法,继续反复尝试,终于耐心和坚持打开了胜利之门:导丝顺利到达瘘口远端肠腔,一块悬着的石头落了地。继续进镜至远端肠腔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逐步退镜至结肠瘘口远端,顺导丝放置结肠金属支架封堵瘘口,支架顺利释放,位置满意。

图2内镜下手术过程
A.结肠瘘口B.导丝探查到瘘口远端肠腔C.D.放置结肠支架



结肠瘘口“堵”好了,继续处理胃瘘。变换患者 平躺位置,改为左侧侧卧位,胃镜循腔进镜,胃体上部大弯侧见瘘口。胃镜自瘘口进入瘘管,探查瘘管组织僵硬溃烂,逐步探至瘘管远端,可见结肠支架在位良好。其后利用补片(可吸收组织加固材料)及生物蛋白胶逐步填塞、封堵瘘管及瘘口。

图3内镜下手术过程
A.胃瘘口(远端可见结肠支架)B.C.顺内镜置入补片D.生物胶补瘘


手术顺利结束,现场掌声一片……


图4“胃-结肠瘘”成功封堵
A.胃瘘口封堵创面B.结肠瘘口支架覆盖C.瘘封堵后CT表现



术后患者恢复顺利,腹痛消失,呕吐未再出现,那耐人寻味的粪臭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内镜下堵“瘘”,技术微创、安全,短期内疗效显著。解除了患者的痛苦,改善了其生活质量,而且恢复快、疗效可靠,充分体现了微创治疗的优越性。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钟芸诗教授团队,目前已成功治疗各种“消化道瘘”患者达百余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免除了患者手术之苦,而且恢复快、疗效可靠。

专家介绍
钟芸诗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导。上海市消化内镜学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擅长各类消化道疾病的内镜微创治疗。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四上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