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一盆底疾病与神经调控专家李旭东教授解析:盆底器官脱垂-子宫脱垂
2022年10月10日 88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盆腔正常位置下降,超过了坐骨棘的水平,甚至脱出阴道口外,常伴有阴道前壁或阴道后壁膨出,严重者合并膀胱尿道或直肠膨出。如今子宫脱垂的病发率越来越高,很多妇女备受其困扰,所以广大女性朋友应积极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特别是一些年纪偏大的女性更应谨防。
子宫脱垂的危害
影响日常生活:出现下坠、疼痛感,尿失禁,便秘,性生活不满意;年轻女性可能出现月经紊乱、卵巢功能异常,导致不孕或者怀孕后流产几率增加;出血和局部感染;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严重者导致血栓形成。
为什么会发生子宫脱垂?
1、急产:引起产后子宫脱垂的原因有很多,急产是其中之一。急产指的是从规律的宫缩到胎儿分娩出来不到3个小时。由于盆底组织和阴道肌肉还没来得及经过渐进的扩张,就被突如其来的胎儿脑袋压迫和撕裂,而之后又没有进行及时的修补,使得分娩后的盆底支持组织没能恢复正常,导致子宫脱垂。
2、滞产:当胎儿的头部对阴道以及盆底组织压迫的时间太久,就会使组织缺血受损,失去了盆底组织的支持,从而引起子宫脱垂。
3、产后便秘:产妇在产后出现便秘、不断的咳嗽,或者持续性的保持下蹲的动作,以及产后下床的时间过早,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都可能会增加腹压,引起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的分度是什么?
1、传统的分类——轻、中、重度法:
轻度:子宫颈在阴道内属于轻度;
中度:子宫颈掉到阴道口外属于中度;
重度:子宫颈和子宫体都脱出阴道口外属于重度。
2、新的分类方法(POP-Q):以子宫颈为C点,计算子宫颈和处女膜缘之间的距离,能更精确的量化评估子宫脱垂的程度。
如何避免产后子宫脱垂?
1、产后42天做盆底康复训练
避免子宫脱垂,建议产妇在产后42天,进行产后运动。其中包括提肛肌运动、腹肌和背肌的训练,产后盆底康复对于身体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还能防止子宫脱垂的发生。
2、产后避免久蹲
女性在分娩后,盆底肌肉的恢复需要3个月时间,因此在这一段时间内,产后应当尽量避免持续性的久蹲,保持站立或者坐立的姿势,以防子宫脱垂的发生。
3、产后短期禁止性生活
在产后的两个月以内都应当禁止性生活,这一时期的阴道还是比较脆弱的,处于修复期,在此期间过性生活很容易加重阴道的不适感,影响到盆底组织的恢复,增加子宫脱垂的可能性。
盆底重建
适合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三大疾病: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大便失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微创治疗,相比较与传统手术的优势
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时间快、成功率高等优点:
1、所做的重建,而不是修补;
2、不依赖缺损组织;
3、保证阴道的长度与宽度,更符合生理要求;
4、固定在无缺损的组织上,不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