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害怕回答哪些问题?

2019年11月08日 845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无论是刚入职的“小医生”,还是已成长为学界的“大腕儿”,解答患者的各类或正常的或奇葩的问题都是日常工作。

本文综合汇总了医生最怕患者问的十大问题,这些问题是否也是你正在苦恼的?一起看看吧!

Top10

1、“这个病要紧吗?严重吗?”

2、“这个病能治根吗?”

3、“这个药这么便宜,能治病吗?”

4、“上次吃了你开的药,现在更差了,是不是吃药吃坏了?”

5、“为什么都是一种病,我住了这么久,他住了三天就出院了?

6、“为什么都是一种病,为什么他花了五千,我花了一万?”

7、“做这个检查或治疗有没有风险?”

8、“能换个经验丰富的大夫吗?”

9、“我听朋友说,**药效果特别好,我也吃这种药行吗?”

10、“西药副作用这么多,我能吃中药吗?”

这林林总总的问题同样也令许多医疗界“大腕儿”挠头,看看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教授杨秉辉、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主任医师华克勤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丁晓毅如何回答以下问题,或许对你也有一点启示!


“这个病要紧吗?严重吗?”

作为放射科医生,丁晓毅最常碰到这个问题。病人做了一个检查来看片子,几乎都会问:“我这个要不要紧?”

比如发现肺部有结节,病人会想是不是肺部肿瘤,最好放射科医生明确告诉他。

但大部分情况下,不同的病可能有同一种表征,而同一种病在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医生只能根据当时的表现来作出判断,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发生改变。

有的病人对结果十分着急,但医生也要请教上级医生,或查阅资料,实在急不出来。同时,放射科医生不太接触临床,因为不知道病人病史,以前做过什么治疗,就没办法第一时间给出诊断结果。


“做这个检查或治疗有没有风险?”

事实上,任何检查或治疗都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丁晓毅曾遇到过一名35岁的女性患者,停经61天,下腹持续性疼痛2天,期间辗转4家医院就诊,都无法确诊。

因为病人是孕妇,CT不能做,丁晓毅和患者本人谈心:“医学规定3个月以内不建议做磁共振的,但鉴于你这种情况,你恐怕只能承担风险。”患者最后做了磁共振。检查发现,左边的卵巢非常大,判断为卵巢囊肿。

产前筛查的超声检查中,可以根据胎儿颈项厚度,来了解胎儿是否有生长缺陷。但从目前的医疗水平来说,这一诊断的误差非常大,需要进一步选择是否要做羊水穿刺,但这一检查又可能会造成医源性的损伤,或引起感染性的休克。类似于此的医疗水平局限,也是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华克勤曾碰到过一个双胎输血综合症,双胞胎共同用了一条血管来进行血供,造成血液只能供给一个孩子。“到底保全哪个孩子?”在各种判断之下,华克勤和医生们最终选择了保全小的孩子,牺牲可能已有心肌病的大孩子。

35周4天时,产妇顺利分娩,诞下了一个健康的孩子。事后华克勤回想:“如果我们选择牺牲了大的孩子,但小的孩子又没有保住,孕妇和家属是不是能理解呢?这也让人有些后怕。”


“花了这么多钱,为什么病就是不见好转?”

对一点,杨秉辉很感慨。有一次,医院走廊里贴了一份本院一个医生的讣告,上面写着“因病治疗无效逝世”,就在他们身后,不少病人家属在说:“啊?医生也死了?”

“医生怎么能死呢!在一些患者的概念里,医生是万能的。患者到医院就应该被治好,如果治不好,一定是医生不尽心或者是医疗事故。” 杨秉辉说,现在的医疗技术很发达,乐观主义的精神,也感染了广大民众,甚至不少人觉得医学是万能的。

一份由解放日报对近千名市民作出的调查发现,38%的市民认为,病没有看好是医生的责任,40%的市民认为医生绝对不能误诊。但他们忽略了一个简单的事实:不是花钱就能看好所有的病,医生和医学都不是万能的。


“这个病会断根吗?”

对华克勤来说,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妇产科医学上的第一大堡垒,就是疾病的复发,包括炎症、肿瘤。

华克勤曾遇到一名痛经五年的病人,检查时发现有卵巢巧克力囊肿,每次经期腹痛,这个囊肿就会越来越大。“如果要根治这样的疾病,只有做全子宫和双附件的切除,但患者还年轻,采取了药物的保守治疗。”华克勤不无遗憾地说,“疾病就一直处在复发、手术这样的恶性循环中。”

杨秉辉说,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等这些慢性病,占用了中国70%的卫生资源,但确实都是很难治好的。


“为什么做了许多的检查,就是查不出毛病?”

丁晓毅认为,这要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是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认识或对检查方式功效能力的认识还不到位;二是疾病的表现、状况和过程,有的在早期显示不出来,比如说早期的胃癌、宫颈癌,只有非常有经验的医生才能看出来。

华克勤说,疾病有隐匿性和不确定性。她曾遇到过一个55岁腹痛的老太太,先是看了内科却没发现问题,待转到妇科以后,才发现已是晚期卵巢癌。“对她来说,可能已经错过最佳的治疗期。”

杨秉辉的意见是,现在科技很发达,真正查不出来的毛病恐怕不会很多。如果真查不出来,也要考虑不是器质上的毛病,而是因为心理负担压力比较大造成的。


“做这么多检查,是不是‘过度治疗’?”

在调查中发现,81%的市民都担心被“过度治疗”。丁晓毅说,各种检查的确有不同特点和针对性,X线、CT、MRI、DSA各有各的优点,有时的确需要用不同的方法。

丁晓毅遇到过一个49岁的女病人,外伤后胸片检查后没发现大问题,但到伤科治疗两个星期后,病人没有好转。“进一步确证,就可能需要做CT和磁共振。”

但磁共振就一定好吗?当然不是。比如,应对关节炎,一般来说最好的检查方法就是磁共振。但丁晓毅曾遇到一个57岁的病人,肩关节疼痛6个月,做完磁共振里面一大片异常的东西,但怎么也看不清是什么,又加拍了一张X光片,就发现里面有气体,感染了。所以说,有时单项的检查措施的确不够用,必须借助其它手段找出真正的病因。

高润霖院士曾在受访时指出,希望广大患者的3个根深蒂固的想法一定要改变:

一是既然花了钱就一定要治好。“医学本身非常复杂,不可预见,是在实践中不断进步的科学”,它本身有局限性,这决定了不是所有病都治得好;

二是临床上不可能“看到什么症状,就一定对应什么疾病”,有太多疾病有相同的症状,为了检查清楚,必须使用一些诊疗手段。很多时候,检查起的是“排除”作用,不是说一定要查出问题才说明医生没有“故意检查”。

三是医学技术本身的进步会带来治疗费用的上升。像心梗,40年前没疗法,患者只能疼了吃止痛药,心衰了进行相应治疗,一个月住院费只要100多元,但死亡率高达35%;现在有溶栓、介入等治疗手段,做一个支架可能就要五六万,但死亡率只有5%。这价格值不值,答案很明显。

高院士说,医生和患者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惟有互相配合、多多沟通,才能最大限度地战胜病魔,彼此不和谐只会有害无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