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能让肿瘤患者得到合理治疗——李思进委员关于充分发挥核医学 在助力癌症防治行动中应有作用的提案

2020年05月23日 781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关于充分发挥核医学在助力癌症防治行动中应有作用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 李思进(2019年3月6日)

2019年3月5日,李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受癌症困扰的家庭以千万计,要实施癌症防治行动,推进预防筛查、早诊早治和科研攻关,着力缓解民生的痛点”。在这一行动中,核医学在癌症预防筛查、早期精准诊断、精准靶向治疗等方面,均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应大力支持,加大普及力度。

一、核医学对于癌症防治的重要意义

根据《2019年全国最新癌症报告》,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中国人群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癌症统计数据一般滞后3年,这个报告公布的是2015年的发病和死亡数据。从报告来看,2015年我国癌症新增392.9万,死亡233.8万,癌症死亡占我国所有死亡人数约25%;每年恶性肿瘤所致的医疗花费超过2200亿,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多种恶性肿瘤是可防、可治的,通过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伴随我国诊疗能力和医疗质量的提升,我国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已从10年前的30.9%提升到40.5%。

核医学是一门利用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临床前沿学科,可全面反映病变基因、分子、代谢及功能状态,核医学分子影像,尤其是PET/CT显像,在恶性肿瘤高危人群筛查、早期精准诊断、正确分期、帮助临床确定精准治疗方案等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内外研究表明,PET/CT显像可改变30%-50%的癌症患者治疗方案,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经过PET/CT检查,30%-50%的癌症患者可能得不到精确治疗。另外,还可以对恶性肿瘤患者治疗进行早期疗效评估,疗效不好者及时改变治疗方案,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不适当治疗带来的毒副作用。

综上,核医学分子影像能够在恶性肿瘤早期精准诊断、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不适当治疗方案、减轻患者和国家医疗支出等多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我国核医学事业发展现状及困境

目前,我国有三级医院近2500家,二级医院近9000家,而拥有核医学科的医院仅有900家,也就是说,仅有8%的二级以上的医院有核医学科(美国15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必须设立核医学科)。从设备来讲,每百万人拥有PET/CT的数量,美国7.8台、韩国4.3台、日本3.8台,全球平均为0.7台,而我国仅有0.24台(台湾省2.1台,是我们的近10倍);最常用的SPECT/CT(或SPECT),每百万人中,美国46台、日本13台、韩国7.8台,我国仅0.62台(台湾省6.52台,是我们的10倍多),更是天壤之别。这一发展现状,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需求严重不匹配。

此外,我国核医学科甲状腺癌治疗病房,全国仅有不到2000张床位,而甲状腺癌年发病率为20万例,约50%的甲状腺癌手术后需要进行131碘治疗,且多数病人一年需要进行2次治疗。由于一床难求,患者只能苦苦等待(平均等待3-6个月),个别省份甚至要等待1年以上。最近某省三甲医院一位手术后需要进行核医学治疗的甲癌患者,到2020年2月份以后才能有一个空床给他,这些患者在等待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癌症转移,如果转移,那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将是沉重的压力和负担。该患者哭诉:“为什么住个院,就这么难?!”。

基于上述情况,为助力国家癌症防治行动、助力我国精准医学计划、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建议三级医院及大型县医院建立核医学科,充分发挥核医学分子影像在癌症预防筛查、早期精准诊断、精准靶向治疗等多方面的应有作用,“着力缓解民生的痛点”。行业学会将负责对新建科室专业人员进行免费培训,努力让广大有需求的人民群众有更多机会得到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免除不必要的痛苦,节省有限的医保资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