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2018年09月13日 891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1977年首次由Bartlett提出艰难梭菌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主要致病细菌。尽管艰难梭菌感染只占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的10~25%,它却是严重结肠炎的主要病因。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全球范围内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lostridiumdifficileassociateddiarrhea,CDAD)的发生率不断增加。
近年来发现CDAD可出现暴发流行,其流行株可出现基因变异,产生毒素的能力增加,患者病死率明显增高,引起医学界的重视。以往认为重症CDAD及死亡病例较为少见,因此在很长时间内低估了CDAD的重要性。CDAD主要在医疗卫生机构传播,是医院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因。患者多数表现为轻至中度腹泻,其中重症腹泻伴全身症状,肠道出现特征性病理改变,如灶性假膜形成,称为抗生素相关性假膜性结肠炎(Antibioticcorrelationpseudomembranouscolitis,PMC),几乎所有PMC病例均由艰难梭菌感染引起,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最严重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