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上热下寒,要分清两种情况两个方子,教你如何辨证应用
2022年04月15日 745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上热下寒其实有两种情况,治疗也要有两套方案。我们知道热在上焦,是因为火性炎上,火热的特点就喜欢向上窜,所以上热表现为咽痛、泛酸烧心、烦热失眠、口干舌燥、口舌生疮、口腔溃疡等症状。但是下寒却有中焦和下焦之分。寒在中焦,主要表现为脾胃虚寒,症见胃脘冷痛,胃胀、大便不成形等。寒在下焦的话,主要是肝肾虚寒,主要表现为手脚冰凉,下利清谷,小便清长,性功能下降等。
那么上热下寒的两种情况该如何治疗呢?热在上,当用黄连、黄芩来清热,若寒在中焦,则用干姜、人参、大枣、甘草等来温中焦,方用半夏泻心汤或者甘草泻心汤等方治疗;而寒在下焦的话,在中焦的基础上还要加上附子、花椒、肉桂等温补肝肾的药物,用黄连、黄柏来清虚火,方剂组成为乌梅丸。所以说,治疗上热下寒,先要辨清寒在哪里,如果寒在中焦,就用泻心汤类方;如果寒在下焦,要用乌梅丸类方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