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哪些口腔不良习惯需要纠正?

2020年05月18日 854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口腔不良习惯
牙齿是人的咀嚼器官,咀嚼是促进颌骨、牙弓发育的条件。忽视牙齿的保护,往往会引起牙痛,影响咀嚼消化功能,影响颌面骨骼及恒牙的正常发育,甚至影响面容美观。
专家提醒,保护牙齿是身体健康一个不能忽视的部分。想拥有一口好牙齿,除了要养成坚持刷牙、定期做口腔检查的好习惯外,还要警惕那些毁牙的坏习惯。
1吸手咬嘴舔牙,容易暴牙和兜齿
除去上颌骨发育不足和遗传等先天因素,牙颌畸形和喂养方式、口腔习惯及饮食等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吮指、吐舌导致牙不齐;咬下嘴唇可引起上牙前突,形成“暴牙”;咬上唇可引起下颌前突,变成“兜齿”。如果不停地用舌尖舔上下前牙,会导致上下牙之间形成局部开合,牙齿之间会出现缝隙,同时还会使上下颌均向前移位,导致双颌前突畸形及开合。如果常舔下前牙,可导致下颌向前移位,形成下颌向前突的反合。
支招:1.避免给宝宝使用安抚奶嘴。使用奶瓶时家长要扶住奶瓶,垂直于面部,尽量不要让孩子自己拿,切忌平躺喝奶。1岁半到2岁应停止使用奶瓶。
2.帮孩子改掉不良习惯。如不吸吮唇、舌、颊部软组织;不咬钱币、手指等异物;不用自己的牙齿当工具,用牙去嗑坚果壳、螃蟹腿等。有用嘴呼吸习惯的孩子,应检查其上呼吸道是否通畅,及时治疗扁桃体肿大、腺样体肥大等病症。
3.多给孩子吃纤维性食物,增强咀嚼功能。常吃蔬菜和新鲜水果等纤维含量高、营养丰富的食物,有利于牙齿的自洁,不易患龋病,且能促进口腔颌面的生长发育,促使牙齿排列整齐。
4.不要错过牙齿矫正最佳时间。乳前牙反咬合(地包天)的最佳矫治时间为3—4岁。如果存在牙齿排列不齐等咬合畸形,则要等到12岁左右,乳牙完全替换为恒牙时进行矫正。

2、偏侧咀嚼
大多数人嚼东西都是用左右两侧的牙齿,或者左右交替使用。这样做不仅能充分发挥全部牙齿的咀嚼功能,能够利用食物、唾液对牙面的摩擦、冲刷,起到自洁作用预防龋齿,而且对颌骨和肌肉也有生理性刺激,这对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来说尤其重要。但有些青少年常常习惯于只用一侧的牙齿嚼东西,而另一侧牙齿则完全弃之不用,从而造成多方面的危害。
(1)错合畸形、咬合关系紊乱:“用进废退”这是自然界的法则。由于下颌牙列反复向咀嚼侧运动,使下前牙的正中线向咀嚼侧错位,有时可相差半个牙之多,以致后边的牙齿形成刃对刃、尖对尖的咬合,甚至反咬合(下牙包上牙)。
(2)面部发育不对称:对于青少年来说,面部和颌骨正处于旺盛的生长发育时期,总是固定用一侧咀嚼,由于咀嚼侧经常得到锻炼,促进了颌骨及肌肉的发育,因而该侧面部组织丰满;而经常不用或少用的那一侧因缺乏锻炼使面部组织发育较差、萎缩变小,从而造成颅部左右发育不对称,一边脸大,一边脸小。
(3)易发龋齿和牙龈炎:由于废用咀嚼侧的牙齿长期缺乏食物摩擦,使牙冠表面、牙与牙之间堆积大量的牙垢和牙石,很容易发生龋齿并引发牙龈炎、牙周炎。
(4)牙齿磨耗严重:废用侧牙齿容易出现龋齿。牙龈炎和牙周病等,而咀嚼侧由于长期过度负重出现磨损严重现象。牙齿严重磨耗使得牙本质暴露,当牙齿遇到冷、热、酸、甜性食物时出现酸痛等症状,更严重者会引起牙髓炎症引起剧烈疼痛。
(5)颞颌关节病:长期偏侧咀嚼使咀嚼侧关节的运动量过大,负担加重,而导致颞颌关节在张、闭嘴时出现弹响并伴有疼痛等症状。偏侧咀嚼多见于青少年。引发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是因为废用的一侧患有龋齿、牙齿缺失、食物嵌塞,由于疼痛、塞牙和咀嚼不便,开始是有意识地不用该侧,时间久了,就形成了习惯,形成了危害极大的偏侧咀嚼。[1]
(6)胃病:因为咀嚼是为了将食物加工成糊状的团块,进入胃肠后容易消化吸收。但是,偏侧咀嚼的人,常常是囫囵吞枣,很难使唾液中的淀粉酶与食物中的淀粉充分混合,从而增加了胃的负担,容易得胃病。

总用一侧牙咀嚼会造成肌肉、关节及颌骨发育不平衡,造成单侧牙齿过度磨损及颌关节功能紊乱,而另一侧呈废用性退化。部分人偏侧咀嚼是因为一侧牙有疾病,所以牙齿出现不适要及时治疗。
3.饮料喝太多会倒牙
牙齿过敏俗称“倒牙”,主要是指对冷、热、酸、甜等刺激产生的短暂而尖锐的疼痛,现在已呈现低龄化的趋势。
现在很多孩子喜欢喝碳酸饮料,甚至把碳酸饮料当水喝,使口腔内长期处于酸性状态。而酸会使牙齿表面牙釉质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使牙齿内部的牙本质暴露出来,从而造成牙齿过敏。有些孩子睡觉磨牙,也会加快牙釉质的磨损程度,出现牙齿过敏。
支招:1.首先尽量少喝或不喝碳酸性饮料。如果喝,最好使用吸管,这样可以使碳酸饮料不直接接触牙齿,对牙齿起到保护作用。
2.喝完碳酸饮料后及时漱口。最好半个小时后再刷牙,因为刚喝完碳酸饮料,牙釉质非常软,立即刷牙会破坏牙釉质。
3.少吃坚硬的食物及糖,改正孩子睡觉磨牙的习惯。
4.给孩子挑选合格的牙刷,同时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避免刷牙时用力过大。
4.大人咀嚼好食物喂宝宝吃
正常情况下,口腔中存在着很多病毒和细菌,即使刷牙也不能把它们完全清除。当你患有口腔疾病时,口腔中的致病微生物会更多,如果宝宝吃了被你咀嚼过的食物,会将这些致病微生物带入体内,存在潜在的患病风险。
正确做法:给宝宝多一些咀嚼训练。
咀嚼运动可以刺激面部骨骼的发育,使颌骨和牙弓的关系保持正常,有利于牙齿萌出,还能为日后恒牙保持正常排列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随着月龄的增长,当宝宝的齿龈黏膜变得坚硬起来时,妈妈一定要及时给宝宝提供半固体或固体食物,让宝宝用齿龈或牙齿来咀嚼食物,使咀嚼功能得到训练。
5.小宝宝可以不刷牙
宝宝都喜欢吃甜食,哺乳期也是以甜食为主,而甜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或糖类含量很高,很容易在口腔里的乳酸杆菌作用下产生酸性物质,侵蚀牙釉质,使牙齿龋坏。
因此,从小就让宝宝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非常重要。从萌出第一颗牙齿开始就给宝宝刷牙,在宝宝没有学会刷牙前,你可以自行给宝宝清洗。宝宝每次进食后,特别是吃甜食和饮料后,一定要漱口,睡觉前尽量不让宝宝吃东西。如果宝宝有睡前进食的习惯,记着一定要在吃完东西后及时漱口刷牙。
6.健康护牙锦囊
第一次口腔检查应在出生后6~12个月,一定要记得带宝宝去做健康检查,请医生仔细检查宝宝在喂养过程中,有无龋齿的发生趋势和不良的喂养习惯。
养成正确的喂奶方法:喂奶时抱着宝宝,让宝宝躺在你的怀里吃奶。
宝宝在睡觉前尽量不吃东西或吃完东西后及时漱口刷牙。
在宝宝萌出第一颗牙齿时,就要开始口腔清洁。1岁以内用手指缠上湿润(淡盐水)纱布清洁牙齿和口腔,每天一次。
一般来说,3岁以内的宝宝每隔半年左右就去口腔科检查一次,以便及早发现问题。
平时留心观察宝宝的口腔变化,发现任何异常都应做口腔检查。
7.磨牙
磨牙症者较非磨牙症者的悲观情绪更严重。许多学者在研究中发现,口腔疾yo潜意识的心理压力从精神角度分析,磨牙代表一种心理状况,特别是在生气、焦虑、愤恨、悲观和受虐待时,显得更为突出。这些人潜意识中所表现的心理状况,是一种受挫和焦虑。当人为逃避潜意识的心理压力时,在梦中或睡眠中会磨牙。
口腔是人体首先兴奋的源点,是与外界交流的渠道,且口腔具有表示紧张、悲观等情绪的功能。当今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每一个人都试图驱散生活或工作中的种种压力,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体力运动和精神转移,而有些人则表现为磨牙。
成人磨牙患者注意休息和调整心态偶尔磨牙对健康影响不大,但长期磨牙,或每次入睡后磨牙的时间太长,则可导致心理及生理上的障碍。因为夜间磨牙时,口中没有食物,唾液的分泌量也相应减少,牙齿得不到润滑,这样就形成了像推空磨一样的“干磨牙”。
怎么办?
有磨牙症的成年人应就医。在排除生理疾病引起的磨牙后,注意考虑是否存在心理障碍,如果存在心理障碍,则应该进行自我调适,或找心理医生治疗。
睡觉时带上护齿器。量身定制的护齿器要比普通售卖的贵得多,但它们更适合你,效果也更佳。有时,护齿器可以帮助你意识到自己正在磨牙,从而寻求别的缓解紧张和焦虑的方式。

8.用硬毛牙刷

许多人觉得,刷毛越硬牙刷就越好。事实并非如此,尤其是对老年人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牙龈逐渐萎缩,牙根开始暴露出来,牙齿敏感性增加。牙根被牙骨质覆盖,相比于牙釉质,牙骨质更容易磨损。因此,牙刷的刷毛太硬的话,很容易刺激到牙龈,会令牙齿变得非常敏感。

怎么办?

根据自己的牙齿情况咨询牙医或牙齿卫生士,了解什么样的牙刷对你而言最合适。
9.嚼碎冰、吸果核和小口喝汽水

你喝完一杯冰爽的汽水或者冰红茶,然后嘎吱嘎吱地咀嚼着剩下的冰块--你知道这会伤害牙齿吗?冰块的脆性和低温可能会导致牙齿破裂!冰块还有可能在牙釉质表层造成小裂缝,一段时间过去,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口腔问题。碎冰对牙齿的危害要比大冰块小得多,但是大部分牙医仍不建议食用冰块。

爆米花和冰块差不多,同样会带给牙齿过度的压力,从而引起牙齿破损。还有一些人喜欢把水果核含在嘴里吮吸,例如桃子、杏和李子,这些习惯都是有害的。

另一个坏习惯是每天喝甜味汽水,持续地将牙齿暴露在甜性和酸性的饮料中会加速蛀牙。

怎么办?

进食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咬碎冰块;吃零食的时候要选健康的食品来咀嚼,如小胡萝卜;喝汽水的时候加吸管,并且把吸管含在口腔后面而不是咬在牙齿上,尽量避免牙齿暴露在汽水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