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膀胱影像学检查表现

2023年01月13日 10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应从整体上考虑患者的膀胱管理,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神经源性膀胱总体原则是降低上尿路损害的风险,减少膀胱输尿管反流;保护上尿路,恢复膀胱的正常容量,恢复低压储尿功能,保护肾脏功能,改善排尿障碍症状以减轻患者生活上的痛苦。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导致排尿反射过强,膀胱频发性不随意强烈收缩,括约肌功能紊乱,导致逼尿肌和括约肌增生与肥厚。神经系统病变常见于脑肿瘤、脑血管意外、脑脓肿、多发性硬化、Parkinson病、脊髓横断、脊髓压迫等。

  膀胱造影:

  由于长期的内压增高,膀胱肌肉增粗肥大形成大小不等的肌肉束。造影可显示膀胱壁边缘高低不平,呈很多波浪状向内凹陷的小梁样结构,即膀胱成梁征象;小梁之间可见多发的小憩室影,憩室大小不一,散在分布;因肌肉小梁增生、肥厚、膀胱颈部明显狭窄。膀胱增大,呈宝塔样或圣诞树样;有不同程度输尿管逆流,输尿管增宽,肾盂扩张积水,多呈双侧性;可合并膀胱结石等。

正常膀胱状态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状态

  泌尿系CT造影CTU:平扫时可见膀胱壁增厚,整个膀胱凹凸不平,有部分壁呈双层状或憩室状,两侧输尿管明显扩张,严重者可见两侧肾积水。

  MR:可显示膀胱壁增厚,膀胱增大、双肾盂积水、输尿管扩张等。

  鉴别诊断:

  需要与尿路梗阻性疾病,如前列腺肥大、尿道狭窄等造成的尿潴留相鉴别。可通过B超检查和尿道造影,结合临床病史不难鉴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