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 注册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

2019年05月29日 755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1.常用抗病毒药物有:0.15%更昔洛韦滴眼液和眼膏,5次/天;0.1%阿昔洛韦滴眼液和0.05%环胞苷滴眼液,1次/1~2小时;1~3%阿昔洛韦眼膏和0.5%环胞苷眼膏,1~2次/天。

  2.如有虹膜有炎症时,要及时使用扩瞳剂。用复方托吡卡胺2~3次/天;或阿托品眼凝膏,每晚1次。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张明亮

  3.合并用10000U/ml干扰素滴眼液,每次1~2滴,每日6次。可增加疗效。

  4.角膜上皮损害严重者,可刮除受累的角膜上皮,使抗病毒药物容易渗透病变部位。

  5.角膜上皮病变治疗1~2周后上皮缺损仍无好转,可能是抗病毒药物的毒性或神经营养性溃疡。此时要停用抗病毒药物,滴不含防腐剂量的人工泪液,如爱丽、海露、潇莱威、瑞新等。

  6.盘状角膜炎,在抗病毒治疗同时可联合局部使用激素治疗,如1%泼尼松龙滴眼液,4次/天。

  7.角膜穿孔的病例可做角膜移植。

   8.中医中药治疗:本病与中医聚星障相似。本病治疗根据临床症状可分:

    ⑴.肝经风热证:患眼畏光流泪,沙涩不适,眼前节混合充血,角膜荧光素钠染色阳性,发热 恶风,鼻塞,口干咽痛,苔薄黄,脉浮数。治法:疏风清热。方药:银翘荆防汤:银花10g,连翘10g,荆芥10g,防风10g,蒲公英15g,黄芩 10g,柴胡6g,板蓝根12g,薄荷6g,桔梗10g,甘草3g。

    ⑵.风寒犯目证:畏光流泪,眼睑难睁,角膜荧光素钠染色阳性,头痛鼻塞,恶寒无汗,舌 苔薄白,脉浮紧。治法:祛风散寒。方药:加减明目细辛汤:细辛3g,羌活10g,防风10g,川芎3g,当归10g,麻黄6g,蔓荆子10g,荆芥 10g,甘草3g。    

    ⑶.湿热蕴蒸证:畏光流泪,反复发作,缠绵不愈,角膜荧光素钠染色阳性,头重胸闷,舌苔黄腻,脉臑。治法:清热化湿。方药:三仁汤加 减:杏仁10g,白蔻仁6g,厚朴10g,白通草10g,淡竹叶10g,薏苡仁15g,法半夏10g,黄连6g。

    ⑷.气虚邪留证:外感风邪上攻于目,过服 寒凉,或反复发作,久病不愈,面色无华,乏力少气,舌淡苔薄白,脉大无力。治法:祛风退翳,补气升阳。黄芪15g,当归10g,升麻6g,柴胡6g,防风 10g,白芷10g,羌活10g,蔓荆子10g,炙甘草6g。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