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答疑】脑膜瘤必须手术吗?风险大吗?

2022年08月08日 374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日前,在颅底肿瘤赵天智主任的网上工作站,有患者咨询:“我近期发现自己左耳听力减退,颈部麻木,有时会眩晕,不敢睁眼,不敢翻身,意识清楚,出汗,不敢动,出现这些症状,过一晚上就会好,到医院去就诊发现有个脑膜瘤,想问下是不是必须要手术?手术风险大吗?能否做伽马刀治疗?”

  赵天智主任:发现脑膜瘤,是否需要马上做手术,要根据脑瘤的大小、位置、生长速度,以及是否合并脑水肿,是否出现症状,比如头晕、头痛,来综合判断,对于已经出现症状或在复诊过程中长大的脑膜瘤建议手术治疗,不建议做伽马刀,因为伽马刀打完以后,如果肿瘤再长,肿瘤和周围的正常组织就会黏连很紧密,那么手术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患者疑问:我52岁(虚岁),像我现在是越快手术越好,还是可以再等一下,观察一下?我们这里的医生是这样主张的,可以再观察。说术后效果不会是很理想的。我在2015年意外颈间盘有脱出,髓核游离。没有做手术。逐渐的就会感觉麻木。头颈处。2016年的时候。有发现脑膜增厚。现在的症状就是一个耳朵听不见。而且会头晕。发作的时候。眩晕。出汗,恶心。躺上一两天就会好了。头两年一年能犯一两次,最近这一个月发了两三次。所以又急着去就诊。我这症状与颈椎有关吗,我自己觉得就是从颈椎坏那一天开始。一点点的症状都出现了。还是主要因为脑膜瘤引起的?

  赵天智主任:从2016年到现在,如果脑膜瘤有明显的增大,就不能再等了,建议手术治疗。

  提醒:如果脑膜瘤很小,患者完全没有症状,比如肢体活动、感觉障碍,也没有癫痫发作等问题,那么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定期复查,不需要治疗。日常生活中,以往怎么生活还是怎么生活,饮食、作息没有特别的要求,到了固定的时间去医院复查CT或核磁就好。毕竟有的肿瘤可以长得很大,却不会引起任何不适;如果等到有明显症状了再去检查,肿瘤很有可能非常大了,会给手术带来不少麻烦。

  目前,临床上主主张对于出现肿瘤生长较快或出现癫痫、虚弱乏力、感觉缺失、颅神经功能紊乱等临床症状,需要手术治疗。即便需要手术治疗,随着神经外科诊疗水平的不断提升,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也有了显著提高,因此,患者在发现脑膜瘤后最重要也是唯一要做的就是配合医生开展治疗或随访。

  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发展,手术器械如双极电凝,超声吸引器以及激光的不断改进和普及,脑膜瘤的手术效果不断提高,使大多数病人得以治愈。影响手术类型的因素包括部位、术前颅神经损伤情况(后颅凹脑膜瘤)、血管结构、侵袭静脉窦和包裹动脉情况。原则上应争取完全切除,并切除受肿瘤侵犯的脑膜与骨质,以期根治。如患者无症状且全部肿瘤切除有产生难以接受的功能丧失的危险,应选择部分切除。对大脑凸面的脑膜瘤,力争全切肿瘤并要切除受累硬膜以减少复发机会。蝶骨翼内侧、眶、矢状窦、脑室、脑桥小脑角、视神经鞘或斜坡的脑膜瘤可能难以完全切除。对海绵窦脑膜瘤,要考虑到有损伤颅神经和颈内动脉的风险,外科治疗要求高,应选择正规神经专科医院就诊。

  术中神经导航系统:

  神经导航技术又称为无框架立体定向导航技术或影像导向外科,是立体定向技术、代影像学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微创手术技术结合的产物。神经导航可以术前设计手术方案、术中实时指导手术操作的精确定位技术,其意义在于确定病变的位置和边界以保证手术的微创化。对于小的脑膜瘤和深部脑膜瘤可精确的定位,指导手术,最大程度的减少手术对脑组织的损伤。

  术中电生理监测:

  临床手术中神经系统监护或称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是一个术语,用来表达应用各种神经电生理技术及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监测术中处于危险状态的神经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在各科各类手术中,凡是可能影响到脑、脊髓、神经根和外周神经功能的手术,都可以在手术中通过不同方式的神经监测技术直接了解神经功能的完整性,减少神经损伤的机会,提高手术质量,利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变化估价重症昏迷病人的预后,利用脑电图监测,使处于药物性冬眠的病人脑组织功能代谢活动降低到最低程度,以保护脑组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