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如何诊断?
2021年06月12日 1049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溃疡性结肠炎(简称溃结)是一种慢性病因不明的直结肠粘膜及粘膜下炎症性疾病。可在任何年龄发病,最常发生于青壮年期,多见于为20岁~49岁人群,治疗后可以缓解,但治愈较难,往往反复发作,具有一定的癌变率。由于病因不明、终身病程、缺少特效治疗药物的特点,给病人及家庭带来了较大的痛苦。
出现下列症状应该怀疑溃疡性结肠炎可能
腹泻伴黏液脓血便是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排便10次/日以上,但轻者排便2~3次/日,很少便血。若累及直肠且情况较重时,可有里急后重的表现。腹痛部位多为下腹或左下腹的阵痛,常表现为疼痛时有便意,便后疼痛缓解。其他消化道症状可有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病情较重者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营养不良、衰弱、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肠外表现在我国相对较少,包括外周关节炎、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虹膜炎、骶骼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
如这些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都需要考虑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能,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应该做哪些检查加以确诊?
尽管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是排除性的,缺乏绝对的标准,但其也有自身的疾病特症,诊断相对不难。临床医生一般结合临床表现、内镜和实验室检查,排除感染性和其它非感染性的肠炎之后即可诊断。
实验室检查:其目的主要是排除其他疾病,评估炎症活动性及疾病的严重程度。这些项目包括粪常规、粪培养、粪便找寄生虫卵、血常规、电解质、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肝肾功能等。有时还需检查排除肠结核,淋巴瘤,病毒性肠炎等。
结肠镜:既是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手段,也是病情评估必不可少的检查。对没有禁忌症的病人应予以结肠镜检查并活检。典型的结肠镜下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从直肠开始,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病变明显处可见多发的糜烂或溃疡——黏液血便中的血,就是从病变的肠道出血而来。病变可局限于直肠(直肠型),局限于结肠脾曲以下(左半结肠型),也可扩展至结肠脾曲以上(广泛结肠型)及整个结肠。但病变严重并疑将穿孔、中毒性结肠扩张、腹膜炎或伴有其他急腹症时,应列为结肠镜检查的禁忌证,可用腹部平片及CT暂时代替,待病程稳定后再行肠镜检查。
黏膜活检组织学检查:又称病理检查,从病变肠道取活体组织切片染色到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学检查不仅有助于确认疾病,还有助于区分活动期和缓解期。显微镜可以发现肉眼不可见的炎症浸润。溃疡性结肠炎的显微镜下改变局限在黏膜层和粘膜下层,有隐窝脓肿形成。由于溃疡性结肠炎存在一定的癌变的风险,组织学检查也有利于早期发现隐窝上皮异性增生和癌变。
表现典型的溃疡性结肠炎很容易诊断,对于临床和内镜表现不典型的患者应请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加以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