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氯芬泵治疗脑瘫是怎么回事儿?

2017年07月31日 980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脑瘫是指胎儿出生前后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患病后患儿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姿势异常及智力多种障碍。据统计,目前我国脑瘫患者超过600万人,且以4~6万人/年的速度递增。


临床上,通常将脑瘫分为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强直型、共济失调型、肌张力低下型和混合型等。其中,痉挛型占60-70%,手足徐动型占20%,其余类型少见。


脑瘫出现由多种原因导致,比如常见的出生时缺氧、脑外伤、出生或黄疸等。



脑瘫常见病因


一、胎儿在母亲子宫内缺氧窒息、分娩时新生儿缺氧窒息、呼吸窘迫综合症、周身循环衰竭、红细胞增多症等缺氧窒息是临床最常见的脑瘫致病因素。


二、分娩过程中婴儿脑部受伤,新生儿颅脑受伤或脑部感染、脑血管意外等脑部受伤也是常见的脑瘫致病因素之一。


三、胎儿宫内感染、宫内生长缓慢、先天畸形、新生儿体重过轻等早产和胎儿发育不良也是常见的脑瘫孩子患病原因。


四、孕妇腹部外伤、先兆流产、产前出血,妊娠毒血症以及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坏死等胎盘原因,孕妇患有高血压、肝炎、糖尿病还有孕妇等慢性疾病也是常见由于母体导致孩子患上脑瘫的原因。


五、某些遗传病和新生儿核黄疸也可能导致孩子在出生后患上脑瘫。


患有脑瘫后,患者可能出现运动功能异常、智力障碍等,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患儿和其相关家庭的生活质量。

脑瘫的治疗


临床上对于脑瘫的治疗主张通过手术治疗结合康复治疗等综合治疗的方式治疗患者异常,提高其生活质量。常见的手术治疗有针对痉挛性脑瘫的FSPR手术、矫形手术、SPN手术等。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脑瘫治疗有了新的选择——巴氯芬泵植入手术。


脑瘫患者最常见也是最根本的危害是

疾病造成的肢体活动异常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对肢体的牵张反射等失去控制,并逐渐加重。巴氯芬泵(intrathecal baclofen pump implantation,ITB)则是通过体内植入的药物微泵实现巴氯芬鞘内持续给药,从而达到持续降低肌张力、改善扭转、徐动症状的目的。


巴氯芬治疗脑瘫在国内由于治疗费用昂贵、药物必须进口等原因,开展较少,但其实在国外已经有较长的历史。


1984年,美国医生Penn和Kroin首先使用巴氯芬泵植入治疗肢体痉挛,其后巴氯芬泵开始大量应用到脑瘫的治疗当中。国外曾对40家诊所通过巴氯芬治疗的336例脑瘫患者进行统计,结果显示90%的病人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



​巴氯芬是GABAB受体激动剂,被激动的GABAB受体继而产生抑制性作用,从而最终作用于脊髓前角神经细胞,达到降低肌张力的作用。手术主要通过将储存有巴氯芬的控释泵植入腹部皮下,蛛网膜下腔的导管与其相连,组成一个慢性向蛛网膜下腔控制释放的系统,即巴氯芬鞘内注射(IntrathecalBaclofen,ITB)。药泵将小剂量巴氯芬缓慢持续注入脊髓蛛网膜下腔,可以持久而有效地治疗严重痉挛状态。


巴氯芬泵植入目前多用于症状严重的四肢痉挛不能行走的痉挛型脑瘫治疗、伴有扭转和痉挛的混合型脑瘫治疗。需要提醒的是,需要改善痉挛状态的患者,在植入巴氯芬泵前需要进行试验,确定是否输入巴氯芬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对于扭转痉挛患儿,常常可以直接进行巴氯芬泵的植入。


巴氯芬泵植入的主要优势在与创伤小、对神经没有破坏但是也不是没有缺点。昂贵的费用、更换电池(6年左右)、重新注射药物(每年)等对患者家庭来说,经济压力较大。


总的来说,巴氯芬泵植入在脑瘫治疗,尤其是混合型脑瘫和痉挛型脑瘫中能够取得明显效果,但是不能忽视其高昂的费用等因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