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表现需要考虑多发性骨髓瘤

2020年04月16日 808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导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异常增高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居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第二位。多发性骨髓瘤疾病进展缓慢,早期症状不典型。一项我国1557例骨髓瘤误诊分布的调查研究显示:误诊为骨关节疾病的患者为620例,误诊为肾脏疾病的患者为244例,误诊为其他血液病的为244例,平均误诊率为65.17%。很多患者早期辗转于其他科室,最终延误诊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刘爱军

存在以下表现时需要考虑多发性骨髓瘤并及时到血液科就诊:

骨痛、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

骨痛是多发性骨髓瘤最常见临床表现,发生在75%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瘤的骨质破坏主要集中在脊柱及头颅、胸骨、肋骨、骨盆等扁骨,如果存在腰背痛、胸部骨痛,特别是完成影像学检查存在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溶骨性骨质破坏需要及时到血液科就诊。也有少数患者疾病侵犯长骨,出现肢体疼痛。对于脊柱病变,骨水泥填充并不能解决整体疾病,建议在血液科评估整体疾病后再选择外科干预时机。

蛋白尿、血尿、肾功能不全

蛋白尿、血尿、肾功不全可以是多发性骨髓瘤继发的淀粉样变性、轻链沉积病、管型肾病所致;这些患者需要常规筛查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瘤管型肾病均存在泡沫尿,但尿量不少、无水肿,只有到肾功能不全严重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才会就医。定期体检有助于检出蛋白尿、血尿、肾功不全,建议40岁以上每一年进行一次体检,60岁以上每半年进行一次体检。

反复感染

对于反复呼吸道、泌尿道感染的患者应进行体液免疫筛查,存在体液免疫异常的患者需进行多发性骨髓瘤的排查。

正细胞性贫血

贫血分为小细胞性,大细胞性和正细胞性贫血。正细胞性贫血除了混合性营养不良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等外,多发性骨髓瘤也是其中一个因素,完善骨髓穿刺即可明确诊断。

生化中球蛋白升高、球蛋白降低、白球比例倒置

生化检测中出现球蛋白升高需要完善M蛋白鉴定明确是否为多发性骨髓瘤所致;轻链型骨髓瘤往往存在球蛋白降低;白球比例倒置也可以是浆细胞疾病良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症(MGUS)的表现,存在白球比例倒置的患者需要完善M蛋白鉴定检测。

总之出现以上表现,建议尽快到血液科进行多发性骨髓瘤的排查。疾病的早期诊断不仅可以为患者争取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更能够节约医疗资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