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内斜视的患者什么时候需要手术?

2017年07月15日 1160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内斜视是临床上比较常见一种斜视类型,对于小朋友来说,由于其对双眼视的破坏较快,因此一旦发现就应尽早治疗。手术是内斜视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但不同类型内斜视治疗的方法仍不尽相同。

1.先天性内斜视(婴儿性内斜视)


先天性内斜视一般在出生后六个月之内发病,目前国外专家主张手术应在6~12个月内进行。根据国内的研究材料证明,先天性内斜视在1岁半左右手术矫正眼位,可以获得两眼融合,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2.调节性内斜视


典型的调节性内斜视有200-500度远视,2-3岁发病,AC/A率多正常。斜视度一般为10-20°,运用调节时迅速出现内斜。斜视程度多有变动,起初常为间歇性斜视,故并发弱视者不多,后期也有变化为恒常性内斜视者。治疗主要通过戴用凸镜片矫正远视或滴用缩瞳剂等,斜视可消失或呈隐斜状态。此类斜视不应手术矫正。

3.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斜视不完全是由于调节因素所引起,当远视性屈光不正戴镜充分矫正后内斜度数减少,但仍有残余斜视存在。家长应了解关于这部分斜视应当充分矫正远视性屈光不正,但戴镜只解决调节性内斜视部分,残余的非调节性内斜视部分需手术矫正,术后仍需要戴镜矫正调节性内斜视。

4.非调节性内斜视


发病年龄常在2岁以后,没有明显的调节因素,单眼斜视可以合并弱视。对于此类型斜视,有弱视者先治疗弱视。治疗一段时间后,目前的观点是即使弱视无改善,也应考虑手术。

5. 假性内斜视


假性内斜视是外观上的错觉,即外观类似内斜视而视轴是平行的,眼位是正位的,小朋友鼻梁没有发育完全比较多见(内眦赘皮)。对于这样儿童如无屈光不正,一般不需要治疗,但对于内眦赘皮太过明显影响外观者,可考虑行内眦成形术。

6.急性共同性内斜视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是一种呈急性发作的后天获得性内斜视,当斜视发作时患者可立即感觉到复视,患病、身体虚弱、精神紧张等多为诱因。还有一种神经源性急性内斜视,很少见,常有眼球震颤,可合并有Arnold-Chiari畸形、脑积水、脑肿瘤等异常。对该类患者首先应寻求找到病因,同时对小于5岁的儿童在戴镜观察几个月后,斜视仍不能好转者,应尽早手术,避免形成抑制或弱视。视觉发育成熟的大龄儿童或成人可以根据需要适当择期手术。

总之,手术治疗是内斜视治疗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鉴于内斜视本身疾病的复杂性,是否有手术的必要性和时机还需视具体情况而定。大家需要注意的是能及时发现内斜视,尤其是家里有宝宝的父母,若是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那对宝宝造成的影响可能就是终生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