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关于青春痘的迷思
2017年11月09日 1123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转自皮肤科钟华
痘痘,又名痤疮、青春痘,是广大青春人群容易好发的疾病,也是广大爱美人士比较关注的问题,更是网络上各种专业和非专业人士喜欢科普的热点,虽然这个科普已经被大家热议过多次,但是因为科普文章鱼龙混杂,很多关于痘痘的错误观点仍充斥在网络,今天余佳医生用专业的观点来跟大家简单谈谈关于痘痘的几个常见问题。
1.痘痘长在脸上的不同部位,是代表不同的内脏有问题?——这就是扯淡
“痘痘在脸上的不同位置反应了内脏的不同问题”这个说法经常在各种伪科普里面看到,比如额头长痘反映的是局部压力大、鼻子长痘提示胃有问题、脸颊长痘考虑肝不好、唇周边长痘是便秘诱发、下巴长痘是内分泌失调所致……我想说,这都是扯淡。痤疮或者说痘痘,其明确定义为局部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毛囊皮脂腺仅在皮肤层面存在,最深也就在皮下组织,连肌肉层都没有突破,跟八竿子打不着的内脏又有什么关系呢?虽然性激素水平、遗传和精神心理因素确实能影响痘痘的轻重以及发作部位,但是这些因素都不能完全指定在某个部位长痘痘。而长在不同部位的痘痘也仅仅反应这一部位的皮肤出了问题,容易好发痘痘,或者对于各种诱发痤疮的因素更敏感罢了。
2.为啥痘痘容易长在脸上?除了脸,痘痘还可能长在什么部位?——痘痘喜欢长在出油多的地方
理论上,只要有皮肤存在皮脂腺的地方就能长痘痘,而没有皮脂腺分布的地方,比如手足掌和指甲,就没有痘痘的生长。但是,大多数情况下,痘痘还是好发于脸上以及上胸背部这些油脂分泌旺盛的地方,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出油多的地方容易长痘痘。这是由皮肤的生理构造形成的,面部、头皮、上背部和胸部的皮脂腺分布特别丰富,远远高于躯干下半部和四肢的皮肤,而其中额部、鼻部、鼻翼两侧更是皮脂腺最丰富的地方,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出油最多的T区,这个部位也是痘痘最高发的地方,加强局部清洁护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痘痘的发作。而部分人群下巴和面颊部位痘痘高发,可能跟遗传分布的Toll样受体有关,这类受体对雄激素及其敏感,在雄激素增高地情况下容易诱导痘痘的产生。
3.身体不同部位的痘痘都是同样的痘痘吗?处理方法一样吗?——有些还真不一样,需要鉴别几种情况
有很多情况可以出现跟脸上的痘痘类似的皮疹,部分跟痘痘还真不好鉴别,大家按照治疗痘痘的方法来用药,很多效果都不好。这部分疾病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治疗,在这里跟大家做一个简单科普,如果有可疑类似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毛囊炎
普通的毛囊炎一般是指毛囊的细菌化脓性炎症,常见的细菌是葡萄球菌。毛囊炎一般可以看到跟毛囊开口相关的红色硬疙瘩或者软趴趴的脓疱,中间可以贯穿整个毛发,周围有红晕,伴有疼痛感。大多数毛囊炎容易发作在头皮、外阴以及体毛丰富的区域,一般一周左右可以痊愈,也有些可以发展为深在的感染,形成疖子、痈等,需要使用一定的外用抗生素治疗,比如莫匹罗星软膏或者夫西地酸软膏。对于面部来说,更常见的还是痘痘的皮疹,而其他毛发旺盛部位的孤立疼痛红疙瘩需要考虑毛囊炎,注意及时就诊。
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
这个病又叫马拉色菌毛囊炎,也是常见病,皮疹多好发于胸背部、双肩、颈部等皮脂腺丰富部位,很容易跟痘痘混淆。大多数糠秕出现的圆顶型毛囊红色小丘疹。这种皮疹叫痤疮的皮疹更为密集,但是多孤立,存在皮疹大小相对均匀,多为竖立之米粒大小红色或肤色的丘疹,互相不融合,可以看到毛囊性小脓疱。做真菌镜检,可以看到成堆的包子或香蕉状菌丝。这种皮疹及因为很多人合并有面部的痤疮改变,所以常常误认为胸背部的密集小红疹也是简单的寻常的痘痘,但实际上嗯,治疗方面跟常采取常规治痘痘的方式,皮疹不会明显减少甚至批准范围会逐渐增大,扩展到腰背部以及双上臂。如果仅胸部背部有名密集的小小的红色痘痘常规柴抗痘痘治疗效果不好的,一定要考虑这个病,继续找到医院就诊,如果明确是马拉色菌毛囊炎,需要单独使用外用抗真菌药物或者是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早期治疗可以避免后期的疤痕增生。
瘢痕
痤疮本身容易合并一些,后期的疤痕样改变,但是在胸前胸前屈颈部以及下巴两侧如果反复发作,有些皮疹出现了明显的发红增生,那么伴有硬结样的改变,可能皮疹已经出现了瘢痕形成,如果稍不注意甚至可能形成肥大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对于可疑的持续不消退的硬痘痘,一定不要自己反复掐挠,避免刺激瘢痕增生,特别是瘢痕体质的朋友。可以到医院由医生指导治疗。
参考文献
1.儿童皮肤病学.马琳.2014
2.中国临床皮肤病学(第一版).赵辨.2010.
3.Dermatology,2ndedition.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