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 注册

胆囊良性肿瘤。

2018年07月29日 917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胆囊良性肿瘤分为真性肿瘤及假性肿瘤两大类,真性肿瘤有腺瘤,胆囊腺肌瘤,以及血管瘤,淋巴瘤,脂肪瘤,平滑肌瘤,纤维瘤等,假性肿瘤中有息肉,异位组织。真性肿瘤以腺瘤为主,假性肿瘤以胆固醇息肉最为多见。
胆囊腺瘤是胆囊肿瘤中最常见者,为粘膜上皮增生的良性肿瘤,但是,胆囊腺瘤有明显的恶变倾向,恶变率约为25%到30%,腺瘤的大小与恶变有一定的相关性,直径大于十个毫米者多为恶型,是一种重要的癌前病变。
胆囊腺肌瘤由粘膜上皮增生和平滑肌增生形成。分为弥漫型,节段型和基底型,常并发胆石症,有20%的恶变率,也是重要的胆囊癌前病变。
胆固醇性息肉,占胆囊息肉病变的60%,为胆固醇沉着,经巨噬细胞吞噬后形成泡沫细胞的堆积,刺激上皮细胞形成,为非肿瘤性病变,不会恶变。
胆囊良性肿瘤本身大多没有症状,多数于体检时偶然发现,患者以右下腹或剑突下痛为表现,腹痛没有特异性,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相似。
现在公认的胆囊腺瘤,胆囊腺肌瘤是癌前病变,应积极手术切除,由于腺瘤与早期癌肉眼不易区别,因此手术时,应将切除的标本做冷冻切片检查,以做鉴别。而对于非肿瘤性息肉,无明显症状,不一定需要手术。由于良性肿瘤和息肉在形态学上极其相似,确诊依赖病理检查,故临床上胆囊息肉样病变治疗原则包括:1.直径大于十毫米者应手术切除,术中行冰冻病理检查,若为恶性加行根治性淋巴结清扫。2.肿瘤小于十毫米无症状者严密随访,若肿瘤到达十毫米或短期内迅速增长则应,尽早行手术治疗。3.对有症状的患者行胆囊切除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