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中的中医时间医学—曙光医院肺病科陈旋

2018年07月17日 738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肺病科  陈旋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中一种很有特色的治疗方法,即对冬季好发及受寒易发证属阳虚阴寒内盛的疾病,在三伏天(夏至后-秋分的阶段),运用中医的治疗手段进行施治,以达到扶正固本防病治病的目的。中医时间医学是以人体为一整体,重视对人体节律活动的综合观察与描述。运用中医理论及时间医学理论探讨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与”四时”天气协同变化的规律有着重要意义。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西院呼吸科张炜

1.四时发病

    古有“能春夏不能秋冬”(语出《灵枢》)之说,这是古人对于某些疾病在不同季节发病及缓解规律的朴素总结。《脉要精微论》云:“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总结了冬夏不同季节自然之阴阳之气变化的规律:夏至为一年中最炎热之时,大地阳气达到极盛,夏至之后天之阳气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后阴气渐生。人在长期的自然演化过程中为了适应大自然的阴阳盛衰的交替变化,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内在调节规律,人体之阳气在夏至之时有欲动而趋于旺盛之势,处于四时节律之峰值。而如果素体亏虚,自身阴阳之气不能顺天地“四时”而萌生,便会产生失衡或不足而致病。古人将之总结为 “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阴盛于外而虚于内”。夏至后天之阳气衰转之时,素体阳虚者自身阳气则不能及时充分滋长,与外界不相适应。自身阳气萌生不足,时至秋冬之时,不耐外界之寒,故所生之病后冬重夏轻。临床上常以冬季好发呼吸道疾病最为常见,如虚寒性的慢性支气管炎及哮喘等患者可在冬季出现“咳、痰、喘”等症状加重或复发的情况,病情控制不佳,更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威胁生命的情况。据临床统计表明冬发夏止或冬重夏轻的主要疾病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过敏性鼻炎,其次还有冻疮、肩周炎、风湿性筋骨痛和某些心血管疾病等。

2.得时调之

    《素问·脏气法时论》云:“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指出治疗疾病要顺乎自然,择时治疗。古人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中医学特有的治疗方法,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用以指导顺应“四时”气机变动而采取不同处理方法的治疗原则。中医素有“冬病夏治”,以求在夏季调养阳气,从而达到“阴平阳秘”,以此来治疗和减轻虚寒性疾病在冬季发作或加重。因在“四时”节律的调控中,阳虚者尽管四季阳气均不足,但因受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的影响,人体阳气处于年节律的峰值,虚阳有欲动而趋于好转之势,体内凝寒之气也因此有易除可能,乘其势而治之,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冬病夏治”一方面可借助夏季阳气生发、人体阳气有随之旺盛之趋势及体内凝寒之气易解之态,对阳虚者用补虚助阳药或阴寒内盛者用温里祛寒药,以达到扶阳祛寒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为秋冬储备阳气,到了冬季阳气充足、阴精敛藏而不外泻,从而达到调整阴阳,从而达到治愈慢性虚寒性疾病或抑制其复发之目的。

3.夏重“三伏”

    “伏”是我国传统历法中24 节气之外的杂节气,它标志着一年里最炎热的时期,因此有“热在三伏”的说法。“伏”的确立是按照干支纪日来推算的。从夏至日开始计算, 第三个天干为“庚”的日子叫“初伏”,过十天逢第四个庚日为“中伏”, 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总的叫“三伏”。从“初伏”到“中伏”为10天;从“中伏”至“末伏”的长短则由夏至到立秋之间有几个庚日来确定。如有四个庚日则“中伏”到“末伏”间隔为十天, 有五个庚日则间隔为二十天。每年“三伏”大概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之间, 这时太阳正直射地球北半球, 昼长夜短, 地面吸收热量大于散发的热量, 积蓄热量较多,此时人体生发阳气亦最旺盛。然而夏至是天之阳气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后阴气渐生。故趁此“三伏”施以相应的药物或针灸治疗,可得大地阳气之助,同气相求,可获明显疗效;同时加以辛温药物逆天之阳气渐衰之势,遏制体内阴寒的滋长,可有一举两得之妙。

4.“三伏”敷贴

    在中医“冬病夏治”中除了常规的汤药膏滋外,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多的是中医外治法。最早《黄帝内经》中记载“桂心炙酒以熨寒痹,白酒和桂以涂风中血脉” 。即开始了使用膏药外敷治疗疾病的方法。《理瀹骈文》总结了我国清代以前的外治法,提出了贴、涂、洗、熨等百余种外治法。穴位敷贴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一方面,药物经皮肤和穴位的吸收,随经脉的循行,导入脏腑,直达病所,发挥药物的“归经”作用;另一方面,输布于全身,激发周身之经气,振奋人体相应的脏腑功能,达到疏通表里、沟通经络,促进气血流畅,脏腑安和,阴平阳秘。从两方面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三伏”天人体肌肤毛孔腠理疏松,且体表某些特定部位穴位的肌肤是经络之气交会输注的部位,此时使用辛温的药物进行穴位敷贴有利于气血流通,并促使药物随穴入经络归脏腑,可最大限度地振奋阳气,以阳克寒,驱散病人体内的阴寒之气,从而达到治愈慢性虚寒性疾病或抑制其复发之目的。

    目前临床上“冬病夏治法”已从夏季“三伏”穴位单纯敷贴疗法,发展到以红外照射、穴位注射、离子导入、超声疗法等综合治疗方法。董氏等经研究表明综合疗法可同时发挥穴位和药物的双重作用,局部用药再辅以温热等其他刺激可改变皮肤超微结构及局部酶学而有助于药物的吸收,加强疗效。

    陈氏等经临床研究证实中药敷贴合并穴位注射疗法不单纯是针刺穴位的作用和药物作用算术式的相加,而是在刺激穴位对机体进行整体性、良性调整的前提下,克服药物某些副反应,使药物的作用呈几何级放大。

    “冬病夏治”是从《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为理论依据的一种治疗方法。在夏季“三伏”日行“伏针”、“伏灸”等外治法,是中医“天人相应”、“冬病夏治”、“春夏养阳”治则,结合人与“四时”协同变化规律和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值得今世医家继承与研究,发挥其在治病防病中的独特作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