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气阳明汤”诊治小脑萎缩、共济失调诸痿症的体会

2022年11月02日 34人阅读

小脑萎缩是以病理改变而命名的一种脑病。然而从中医角度看,小脑萎缩为虚实相兼之病症。“行气阳明汤”医生组认为:“虚”主要责之于脾肾亏损,“实”则起源于痰浊瘀毒之邪盘踞。小脑萎缩病位在脑,却涉及五脏六腑。

和营卫、取阳明、调虚实是为“行气阳明汤”方论之本。表现在临证上,“行气阳明汤”医生组主张补虚与泻实并举,疏利三焦气机,升阳益髓,除痰化療,解毒散结,使脑气充盛而络脉畅达,病变组织得以修复,则诸症可安。

传统医学认为:脑主元神,为“精明之府"、“髓之海",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枢,精神意识的主宰。《灵枢》云:“两精相搏谓之神",言 阴  精与阳气的转化输注是脑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的保证。

精气旺则脑纯灵,精气衰则脑杂钝。从以往的病例来看,小脑萎缩、共济失调诸痿症临床表现出形体在意,神志恍惚,寡言少动,善忘迟钝,眩晕气短,纳呆出汗等症。“行气阳明汤”根据虚者补之、损者益之的原则,临证扶助脾肾二脏以充实精气。

补肾习用“行气阳明汤”加菟丝子、鹿角胶、枸杞子、当归、杜仲化裁以平衡阴阳,益精填髓,滋肾荣脑。扶脾则强调“升阳益气",即以辛甘温补之黄芪、白术、党参、甘草补脾益气。配以辛香气雄,味薄升散之羌活、防风、藁本,白芷、苍耳子、柴胡、升麻等祛风药1-2味入方,以求助气升阳。促发脾胃清阳之气升腾贯注于脑,使脑得充分荣养和修复。

“行气阳明汤”医生组曾着重强调痿病不可安用风药,但祛风药用于此,味少量轻,却寓意深远。

一则:升阳达巅,行经人脑。脑为诸阳之会,居于巅高,惟风药辛宜,方可疏通经脉,升发清阳之气贯注于脑,以壮髓海;

二则:醒脾助肾,以促化源。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风药胜湿,有助于脾气升发,五脏之气旺盛,使气血津精化生有源,以保证脑功能活动所需的精微物质;

三则:阳升气旺,可化痰瘀。气帅血行,气能行律,脑气充盛而气化畅利,既可防止津血凝滞为痰瘀之害,又能消散少量痰瘀之浊,此祛杂致纯,以补为通之意。补虚不忘疏调三焦气机。倘上焦失宜、中焦失衡、下焦失畅,气机逆乱。则势必阻碍精气代谢,使脑无所依附而病变愈重,故“行气阳明汤”强调临证惟使三焦气机畅达,方可求升阳益髓之功。

接诊患者倘若年老气衰,久病迁延。或内风卒中及外伤头脑,或邪毒内窜而盘结脑络。导致脏腑失和、营卫不清、气血败浊、凝为痰瘀、交结脑府、阻滞髓络。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则清窍失用,出现表情淡漠,神志散乱,行为呆滞,情绪不稳,嗜睡烦躁,甚至语言不清,语无伦次,愚钝呆痴,饮食起居不能自理,可兼有失语、半身不遂。

依“结者散之”、“留者攻之”之方论,治当化瘀浊、畅络脉、散结聚、通窍遂以开窍醒脑。

“行气阳明汤”医生组临证诸症并治,拟“行气阳明汤”为基础方,视其兼证、变证而辨证用药。

对神志散乱,焦虑烦躁,睡眠不安,梦吃哭笑者,以“行气阳明汤”加伍莲子心,谈竹叶,琥珀,远志以清心醒脑。

语言障碍,迟缓不利者,以“行气阳明汤”加石菖蒲、郁金以通窍解语。

神情淡漠,行为呆滞,记忆障碍,思维模糊者,以“行气阳明汤”加苏合香末,芳香开窍,提神醒脑。

痰瘀浊邪动风,肢体颤抖,行动困难者,以“行气阳明汤”加天麻、僵蚕、钩藤、生牡蛎以平肝息风。

有中风病史,颜面晦暗,肌肤甲错,乱梦纷纭,半身不遂,语言晦涩,舌体歪斜,以“行气阳明汤”加丹参、鸡血藤、川芎等以增强化瘀通脉之功。

在祛邪化独的同时。“行气阳明汤”医生组亦十分注重顾护胃气,常于方中加陈皮、生麦芽、谷芽以促进药食运化,患者受益良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