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运动非小事,千万别过量
2020年11月27日 8092人阅读
运动虽然有许多益处,但并不是说运动量越大越好,提倡适量运动,即运动消耗占总消耗的20-30%。 长期运动量过大,会引起急性和慢性肌肉关节损伤,过量的运动负荷会使免疫功能下降。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适量运动能增加肌肉对血糖的摄取和利用,使肌肉和肝脏摄取大量葡萄糖补充糖源消耗,从而降低血中葡萄糖含量;适量的运动还能提高胰岛素的亲和力,从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如果运动过量,特别容易发生低血糖,轻者感到疲乏、眩晕;重者意识丧失、昏迷、呼吸减弱,如不及时救治,会导致死亡。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采用多次小量运动便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而且对降低血糖的效果比一次大剂量的运动要好。
和正常人一样,糖尿病患者运动时也应遵循一定程序,按步就班地进行,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不至于对身体有所损害。在正式锻炼开始之前,应先做准备活动,如运动一下四肢,抻抻腿、拉拉胯,活动活动各个关节和肌群,增加全身的柔韧性,使心率有所增加,为较大运动量做准备。开始锻炼后,要让心率持续保持在"有效心率范围"内,并坚持一段时间,一般而言不能少于每周3次,每次半小时,否则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如能每周5次甚至天天锻炼,效果则更加理想。仅在周末进行突击锻炼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有害无利的。运动过后,应进行放松整理活动,使心率和血压慢慢下降,有些糖尿病患者有神经病变,血管调节功能有障碍,如果突然停止运动,可引起血压急剧下降而造成头晕,眼前发黑,甚至发生晕厥,这些患者应更加注意。在整理活动时,还可以做做局部运动,如俯卧撑、仰卧起坐等,以对前面运动中活动不够的部位进行一下补充锻炼。
糖尿病患者运动的原则是:运动项目最好选择简单、方便、不需要特殊设备和投入且利于长期坚持的项目,如:散步、做操、慢跑、爬楼、太极拳等;运动强度因人而异,循序渐进,一般宜从低强度运动(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等)开始,逐渐进入中等强度运动(登山、骑车、跳绳、爬楼等);运动时间应该选择餐后1-2小时后,尤其早餐后是运动的最佳时间,因为此时是一天中血糖含量最高的时候,若晨起服药后出去运动,再回家吃早饭,易发生低血糖;患者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大运动量运动,如郊游、爬山等,运动后应及时增加进食量,或减少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