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害及如何做到早期诊断、早期预防

2020年06月01日 800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英文缩写为慢阻肺“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著称。据最新的全国慢阻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患病率为10%,即全国约有1亿名慢阻肺患者。天津市人民医院呼吸科杜昀泽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害

慢阻肺是指: 肺脏在呼吸过程中,气体通过气道进出,如果吸烟、感染、空气污染等因素损伤气道后,气道就会出现慢性炎症,时间一长会造成气道管腔狭窄,使呼吸时气流受阻,导致肺功能障碍。这个结果是不可逆的,并呈进行性发展,我们熟悉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都属于此病范畴。该病的症状是不断递进的,从咳嗽、咳痰到气短或呼吸困难,再到憋气和胸闷,最后引起全身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骨骼肌功能障碍、代谢综合征、骨质疏松症、肺癌等。晚期慢阻肺患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喘憋、活动受限到晚期即使坐着或躺着不动也不行,使整个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不仅如此,每次进入病情加重期,绝大多数患者需要住院治疗,人均住院费高达22691.4元 ,如此高额的住院费用往往超过患者坚持一年规范治疗的全部费用。出院后还需长期使用吸入药物治疗。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表明,至2020年,慢阻肺将位居世界疾病负担的第5位。

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学会(ATS/ERS)的慢阻肺指南以及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创议(GOLD)均指出,慢阻肺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因此,对慢阻肺的关注焦点逐渐移向如何早防、早治,尽可能通过早期干预延缓肺功能下降,改变慢阻肺临床进程。

二、慢阻肺早期预防

1、慢阻肺的一级预防

戒烟可以显著延缓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下降速率,这已在多项研究中得到验证,因此,戒烟是慢阻肺患者治疗的基石。针对职业接触、室内外空气污染等外源性因素,可以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和自我约束、厂矿安全管理以及政府干预控制来避免。

2、慢阻肺的二级预防

 应切勿忽视咳嗽咳痰慢阻肺典型临床表现,如:慢性咳嗽、咳痰及活动后气短,但由于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咳嗽、咳痰症状发生时间可先于气流受限多年,而部分患者在出现明显气流受限前并无慢性咳嗽咳痰病史,甚至部分患者无任何症状。

三、慢阻肺的早期诊断应重视肺功能检查:

研究表明无症状慢阻肺患者占慢阻肺患者的42%,占整个调查人群的3.8%慢阻肺患者多为60岁以上老年人,常将慢阻肺症状(如活动后气短)归结为正常衰老,直至因急性发作或呼吸困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时才就诊;超过90%慢阻肺患者正在或曾经吸烟,且常忽视咳嗽、咳痰、活动后气短等慢阻肺早期症状,认为这是吸烟者常见表现,甚至错误地认为吸烟可促进排痰。

重视肺功能检查早诊断是早治疗的前提。我国慢阻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仅35.1%慢阻肺患者曾被诊断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或慢阻肺等,仅6.5%慢阻肺患者接受肺功能检测。这表明,我国慢阻肺存在严重诊断不足。

TORCH研究及瑞典1项为期10年的随访研究结果表明,以GOLD Ⅱ级(共分4级)患者的FEV1(下降速率最快,此期及时进行干预尤为重要。一项研究(UPLIFT)对2739例GOLD Ⅱ级患者进行分析,与安慰剂相比,噻托溴铵显著延缓FEV1下降速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的发生。

因此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嗜好的人群,经常暴露在粉尘环境中工作的人群,以及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的人群,建议在每年的常规身体检查中加入肺功能检测项目。以便早期使用药物干预,延缓肺功能的恶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