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炳南辨证经验及常用方药(转载)

2018年08月01日 707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赵炳南(1899~1984)是现代中医皮外科奠基人与开拓者,他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流派,对中医皮外科的理论和临床做出了巨大贡献。1974年前后,北京中医医院领导指示笔者对赵炳南的学术经验进行系统的整理与研究。当时赵炳南虽已75岁高龄,但他积极、主动、认真地讲述自己的经验,除了协助收集院内的临床验案外,还提供了珍藏多年的历史资料。1975年6月,在赵炳南的指导下,30多万字的《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是文革后期国内第一本老中医经验专辑,并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本文介绍赵炳南辨证经验及常用方药。

  辨证分型及汤剂经验方

  从《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的验案中可以归纳出最多出现的病证为热毒、湿毒、血分、瘀血病证等四大类,各类病证均创立系列经验汤剂,临床疗效显著。

  热毒病证类:如疖、痈、阑尾周围脓肿、严重创伤手术后败血症等全身性感染。对于热毒的不同证候,赵炳南制定了四个系列经验方:(1)解毒清热汤:由蒲公英、野菊花、大叶青、地丁、蚤休、花粉、赤芍组成,功能为清热解毒,主治疔、疖、痈、急性丹毒初期及一切体表感染初起。(2)解毒清营汤:由银花、连翘、蒲公英、生地、白茅根、生玳瑁、丹皮、赤芍、黄连、绿豆衣、茜草根、栀子组成,功能为清营解毒、凉血护心,主治疔、疖、痈肿毒热炽盛、气营两燔及一切化脓性感染所引起的毒血症早期。(3)清热凉血汤:由生地炭、双花炭、莲子心、白茅根、花粉、地丁、栀子、蚤休、甘草、黄连、生石膏等组成,功能为清营、凉血、解毒,主治感染性疾病,毒热入于营血,相当于败血症阶段。(4)解毒养阴汤:由西洋参(另煎对服)、南北沙参、耳环石斛、玄参、佛手参、黄芪、生地、丹参、金银花、蒲公英、天麦冬、玉竹组成;功能为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主治感染性疾病、毒热耗伤气阴,毒热未尽,相当于败血症后期。上述方药对于外科热毒感染性疾病的全过程,有系统的经验和诊治方药,效果均佳。

  以上四方剂中的清热解毒汤为治毒热初期的首选方,方中蒲公英长于解毒消痈,菊花清热解毒,地丁长于清解疔毒,大青叶解毒清热凉血,蚤休解肝胆之郁热、息上扰之火毒,赤芍凉血散瘀,花粉清热生津护阴。全方邪正兼顾,清热护阴,凉血疏散。虽为毒热初期,因为毒热之邪势猛力峻,极易入侵营血,灼阴耗津,故在初期即打破一般温病学的卫、气、营、血传变规律,突出了清营、凉血、散瘀解毒的特点,从理论与实践上有所发挥。赵炳南在运用解毒之品的同时选用生地炭、双花炭,其认为二者炒黑存性,能入血分清解血分之毒热,又能养阴护心,此是赵炳南独特之处。从治疗热毒为病的立法、处方、遣药,即可显示赵炳南诊治热毒证的系统性和规律性。

  赵炳南对于体表感染初起、毒热入于气营、毒热入于营血以及毒热耗伤气阴、毒热未尽的不同疾病阶段,形成了具有规律性经验方药,除此之外,他还单独创立消痈汤,由金银花、连翘、蒲公英、赤芍、花粉、白芷、川贝母、陈皮、蚤休、龙葵、鲜生地等组成,功能为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活血止痛,主治蜂窝组织炎、痛症初起及深部脓肿等。

  湿毒病证类:如湿疹、接触性皮炎、慢性下肢溃疡、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多种渗出性皮肤。赵炳南创立经验方有:(1)疏风除湿汤:由芥穗、防风、蝉衣、薏仁米、枳壳、白术、黄柏、车前子、车前草、菊花组成,功能为散风消肿、清热除湿,主治血管神经性水肿、颜面部过敏性皮炎、颜面部风肿、过敏性阴囊水肿初期。(2)除湿解毒汤:由白鲜皮、大豆黄卷、薏仁米、土茯苓、栀子、丹皮、金银花、连翘、地丁、木通、滑石块、甘草组成,功能为除湿利水、清热解毒,主治急性女阴溃疡、急性自家过敏性皮炎、急性接触性皮炎、下肢溃疡合并感染。(3)健脾除湿汤:由薏仁米、生扁豆、山药、芡实、枳壳、萆薢、黄柏、白术、茯苓、大豆黄卷组成,功能为健脾除湿利水,主治慢性湿疹渗出较多、慢性下肢溃疡、足癣渗液、下肢浮肿、盘状湿疹等。(4)搜风除湿汤:由全虫、蜈蚣、海风藤、川槿皮、炒黄柏、炒白术、炒薏米、枳壳、白鲜皮、威灵仙,功能为搜内外风、除湿止痒,主治慢性湿疹、顽固性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日久、皮肤淀粉样变、结节性痒疹等。

  血分病证类:包括血热为病者多见有皮肤红斑(充血性)紫癜(出血性)以及瘀血阻滞、凝聚等证,多见于乳腺小叶增生、结节或肿块,或为血脉阻滞运行不畅等病症。赵炳南创立经验方有:(1)凉血五花汤:由野菊花、凌霄花、红花、鸡冠花、玫瑰花组成,功能为凉血活血、疏风解毒,适用于血热发斑、热毒阻络等病证。所用药材均为其花,而花性轻扬,故用于发散上半身红斑类皮肤病的初期相宜,如多形性红斑、玫瑰糠疹等。(2)凉血五根汤:由白茅根、瓜蒌根、茜草根、紫草根、板蓝根组成,功能为凉血活血、养阴生津、清热解毒,适用于血热发斑、热毒阻络之证,如多形性红斑、丹毒初期、紫癜、结节性红斑等红斑类皮肤病偏于下肢者。

  瘀血阻滞脉络证:对于此证,赵炳南有轻剂、中剂、重剂等系列方药。(1)轻剂用活血散瘀汤:由苏木、赤白芍、草红花、桃仁、鬼箭羽、三棱、莪术、木香、陈皮组成,功能为活血、散瘀、定痛,适用于浅层静脉炎、皮下淤血,以及跌打损伤,瘀血胀痛。本方为活血散瘀的轻剂,适用于气隔血聚的初期。方中木香、陈皮理气行气偏于温散,使之“气行则血行”为组方之特点。若因外伤所致者,加刘寄奴、徐长卿增强散瘀之效。见有热象者加大黄,取其清热破瘀之效。(2)中剂为活血逐瘀汤:由丹参、当归、白僵蚕、三棱、莪术、白芥子、厚朴、橘红、土贝母、沉香组成,功能为活血化瘀、软坚内消,适用于腹部包块、乳腺增生(或纤维瘤)体表小肿瘤或寒性脓肿、关节肿胀等。(3)重剂为逐血破瘀汤:由水蛭、虫、地龙、蟅虫、黑丑、路路通、透骨草、水红花子、盘龙参、紫草组成,功能为活血破瘀、通经活络,偏于性寒凉者加紫油肉桂。适用于深部栓塞性静脉炎、腹腔瘀血肿块。本方祛邪扶正兼顾且以祛邪为主。

  另外,赵炳南对于疔毒走黄、全身性细菌性感染、严重创伤手术后合并败血症、Ⅲ期血塞闭塞性脉管炎(脱)、红斑性天疱疮、系统性红斑性狼疮等危重病证的诊治,均有系统的看法和经验。

  丸丹经验方

  对于治疗热、湿、瘀毒相应的丸丹类经验方有抗毒丸(片)、灭毒丹、斩痒丹和外用药膏:败酱草膏、苍术膏;散剂有祛湿散、新青黛散、止痒药粉等。赵炳南创立的新的中药剂型,与上述经验汤剂形成内外兼治的统一性与系统性。

  瘙痒症辨治特点

  赵炳南认为,风、湿、热、虫皆可作痒。风热作痒者可以荆防方为主加减,药用荆芥穗、防风、僵蚕、金银花、牛蒡子、丹皮、浮萍、生地、薄荷、黄芩、蝉衣、甘草等,功能为疏风解表、清热止痒,方中以荆芥穗、防风、薄荷、蝉衣为主,而且认为防风必与荆芥同伍,才能疏散侵入骨肉之风邪。对于风寒束表所致瘙痒者,重用荆芥穗,另加干姜皮等。

  对于血虚外受风寒所致瘙痒者,则以麻黄方为主,多用于急性荨麻疹,组成:麻黄、杏仁、干姜皮、浮萍、白鲜皮、陈皮、丹皮、白僵蚕、丹参。方中以麻黄、杏仁、干姜皮为主要药,取其辛温宣散以开腠理祛邪外出,佐以浮萍、白鲜皮表散寒湿;丹参、丹皮、白僵蚕凉血养血润肤,和血止痒;陈皮、干姜皮合用理气开胃,醒脾化湿。赵炳南认为,干姜皮与麻黄相配合,可以缓和麻黄辛温过于透发之憋,以免大汗伤正。全方共奏开腠理,和血止痒之功效。

  对于慢性顽固性瘙痒病症,则以全虫方组成:全虫、皂刺、猪牙皂、刺蒺藜、槐花、威灵仙、苦参、白鲜皮、黄柏。功能为息风止痒、除湿解毒。方中全虫,性平,走而不守,能息内外表里之风邪;皂刺,辛散温通,祛风杀虫;猪牙皂能通肺与大肠之气,涤清胃肠湿滞,消风止痒散毒。以上三味同伍,既能息风止痒又能托毒攻伐。对于顽固蕴久深在之湿毒作痒用之最为相宜。方中白鲜皮、苦参、刺蒺藜、威灵仙辅助主要药散风除湿通络,祛除深在的湿毒而治顽固性瘙痒。另外,赵炳南认为脾胃气滞蕴湿聚毒则瘙痒无度,故方中佐以枳壳、黄柏、槐花以行气清理胃肠之结热,调理脾胃以治其本,主要适用于湿毒聚结日久而致顽固性瘙痒症,如慢性湿疹、阴囊湿疹、神经性皮炎、结节性痒疹等。如用之效果不明显者,可加乌梢蛇。若瘙痒剧烈,皮损肥厚,明显色素沉着,或见大便干燥者,均可加川军,既可加强活血破瘀排毒之功,又可促进增厚的皮损使之逐渐消退。

赵炳南--黑布药膏疗法

黑布药膏是赵老在行医过程中收集到得一个有效的祖传秘方,用以治疗“背痈”等化脓性疾病。不论面积多大,或是很深的创面治愈后瘢痕也很小

药味组成:老黑醋五斤;五倍子 一斤十二两;金头蜈蚣 十条;蜂蜜 六两;梅花冰片 一钱。

制法:砂锅盛黑醋火上熬开30分钟,加入蜂蜜再熬至沸腾状,用铁筛将五倍子粉慢慢撒入,边撒边向同一方向搅拌,撒完后即改用文火熬成膏状离火;再兑入蜈蚣粉和梅花冰片粉搅匀即成。

用法:外涂此药时需2-3毫米厚,用黑布或厚布盖上,换药前清洁皮肤,两三天换药一次。

功用:破瘀软坚。

主治:瘢痕疙瘩,疖痈,毛囊炎,乳头状皮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