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肌电图对周围性面瘫雨后评估的概述

2020年07月01日 880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周围性面瘫中医称为“口僻”,西医称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其表现为患侧口角下垂、鼻唇沟变浅、额纹消失、鼓腮漏气,部分患者可有患侧乳突疼痛及听觉过敏等症状。据统计,75%~90%的患者经一般治疗可以恢复,但仍有10%~25%的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面神经功能障碍。肌电图检测可客观记录患者面神经损伤程度,随着肌电图的广泛应用,其临床报道也在不断增加,现分类综述如下。
1.单一检测方法
1.1 瞬目反射 
瞬目反射是(BR)主要用来估价面神经、三叉神经以及延髓和脑桥的功能,对于面神经病变来说,其可以了解全部面神经状态。谢丹丹等根据瞬目反射异常类型将5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A组(完全传导阻滞组)和B组(不完全传导阻滞组),经相同治疗后,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瞬目反射表现为完全传导阻滞的患者预后差。BR 包含早发反应R1和迟发反应R2,石晓花等分别对发病后3~5d、1个月、3个月的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BR检测,3组R1和R2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引出R1、R2者预后良好,R1、R2未引出者预后差,丁远英等的研究也证实了此观点。
目前认为,R1是三叉神经感觉主核和同侧面神经核之间的一个单突触反射,而R2为脑干内三叉神经脊束核和面神经之间的多个中间神经元多突触反射,因此认为R1比R2更直接可靠,杨建中等采用BR评估25例面瘫患者的预后,并得出无R1者预后差。且其传入神经为三叉神经眶上支,传出神经为面神经运动分支,为早期诊断提供了依据,卢祖能等对23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瞬目反射检测并以50例健康人作对比,结果显示,23例患者BR均显示为传出性异常,检出率为100%,HILL等研究也发现,BR诊断贝尔麻痹的敏感性为81%,特异性为94%。因此,瞬目反射通过观察R1、R2潜伏期与出波情况评估预后,并可用于早期诊断。
1.2 面神经电图 
神经电图(ENG)通过观察混合肌肉电位的潜伏时与波幅评价面神经功能状态以评估预后。TAKEMOTO等研究证实,ENG是评估周围性面瘫预后有效的检测方法,卫哲等通过对7~10d面瘫患者面神经电图的检查发现,50例患者均不同程度的潜伏期延长和(或)波幅降低。且可根据周围性面瘫的病情变化在面神经电图表现的特征判断疾病的进展,胡妙芝通过对43例面神经炎患者运动传导潜伏期、运动波幅的分析发现,病程越短,中、重度及完全失神经率越低,若病程>30d,轻度、中度、重度以及完全失神经率患者人数基本持平,早期面神经轻、中度损伤较多,由于病情还在进展中,7d后病情达到高峰,随后逐渐稳定,因此认为,神经电图是目前面神经炎患者可作为常规检查的方法,并可以做治疗和病情发展的随访。
有学者研究认为,M 波下降程度意义大于潜伏时的延长,而MAY等通过临床研究得出,患/健侧M 波波幅比<25%,面神经功能损失>75%是面神经功能是否能完全恢复的临界值,李志伟通过临床观察得出,患健侧M 波波幅比值>50%面瘫恢复较好,<30%面瘫恢复较差,也强调了M 波对于预后的重要意义。因此,面神经电图不仅可用来评估预后,还可用来判断疾病进展,且M 波对于预后评估意义重大。
1.3 表面肌电图 
表面肌电图是表面电极贴附在患者面部表情肌上,通过观察其运动时的波幅和时限评估患者面神经的损伤程度。孙湖等对表面肌电图在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与H-B量表评分相比,结果提示两种方法无明显差异,因此认为表面肌电图检查可作为评估面神经损伤程度及预后的一种方法。刘立安等也认同此观点,其以同样的研究方法得出与孙湖一致的结果;此外,关于预后方面,其提出健侧与患侧的均方根平均值的比值与预后呈正相关。但此种检测方法与面肌电图相比具有随机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其预后评估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联合检测方法
2.1 面神经电图与面肌电图 
面肌电图(EMG)通过观察患者面部肌肉放松时的自发电位及肌肉运动时运动单位电位的波幅和潜伏时判断面神经受损程度,从而评估预后。宋春霞等通过分析ENG检测面瘫患者健侧与患侧面神经各分支的运动波幅、运动传导潜伏期及传导速度和EMG检测的眼轮匝肌、口轮匝肌及额肌结果,ENG的波幅下降率、神经传导减慢率及EMG呈现的神经源性损害程度可评估其预后。林瑞声等为探究周围性面瘫患者ENG、EMG变化特点,对9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EMG 和ENG检测,其试验结果与宋春霞一致,认为两种检测方法为周围性面瘫的定性、定量诊断提供了依据。
姚朝亚在对44例面神经麻痹患者的EMG与MCV检查中发现,无自发电位或少量自发电位者预后较好,多量自发电位者预后差;出现运动波幅者预后良好,叶爱萍亦认同此观点。两种检测方法相结合对判断面神经受损类型、程度及时间更准确,能更好评估预后,但面肌电图为检测不同方向肌纤维的受损情况,需在检查时频繁移动电极针,此操作方法疼痛、有创,大部分患者不愿接受。
2.2 瞬目反射与面神经电图 
目前瞬目反射和面神经电图结合检测较多用于面瘫的预后评估。崔穗晶对20例Bell麻痹患者进行BR、ENG 检查发现,患者运动波幅降低程度及R1潜伏期可评估预后,且R1/MNG潜伏期比值与面神经损伤位置的远近相关,即比值小损伤为远端,比值大损伤为近端,为患者提供了定位诊断的依据。在疾病诊断上两者优势互补,提高了检出率。陈丽等根据患者发病时间由短到长将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A、B、C3组进行BR与ENG检测,对于预后评估观点同崔穗晶,并认为发病早期BR异常率高于ENG,后期ENG检测优于BR。对于早期异常率的检出,余青云等也认同此观点。而梁振源等对35例Bell面瘫患者行BR及ENG检测,同样得出BR早期检测异常率高于ENG,有利于早期诊断,且M 波幅大小可反映面神经轴突损害程度以评估预后,所以BR与ENG两者相结合对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更全面。朱福祖等研究认为,采用BR与ENG联合的电生理检测可全面客观地评估预后及评价面神经受损程度。
3.小结
周围性面瘫面常用的检查包括瞬目反射、面神经电图、表面肌电图、面肌电图。目前瞬目反射和面神经电图结合检测较多用于面瘫的预后评估,诊断上BR检测早期异常率高,OZGUR等研究证实了此观点;在面瘫的急性和亚急性期,BR对面神经残留功能预测的准确率可达90%以上,在后期ENG优于BR。在定位上,面神经电图反映的是茎乳孔以外的远端面神经的传导,发病1周内神经病变尚未发展到远端,故一般1周后ENG检测才出现神经受损表现;BR通过R1潜伏期可反映面神经在颅内段的损害情况,补充了ENG运动波幅反映的颅外段面神经损害程度,且通过R1/MNG潜伏期比值能够更精确地定位诊断。
在评估预后上,通过BR的R波的出波情况及潜伏时判断患者面神经受损情况;ENG的潜伏时反映了神经轴索中快传导纤维到达肌肉的时间,对神经脱髓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波幅反映了参与混合神经肌肉动作电位的肌纤维数量,当肌肉明显萎缩或轴索丢失时会出现波幅降低。因此,两者结合能够全面地评估周围性面瘫的预后,并对诊断及定位面神经损伤部位也具有重要意义,且BR与ENG联合检查方法具有全面、无创等优势,检查者易于接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