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单纯性肥胖
2019年01月08日 8573人阅读
儿童单纯性肥胖(obesity)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参考值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肥胖不仅影响儿童健康,且与成年期代谢综合征发生密切相关,已成为当今大部分公共健康问题的根源。目前不仅是发达国家及大城市儿童超重和肥胖发病率持续上升,一些发展中国,包括我国及农村儿童超重和肥胖发生率也有增加趋势,在我国部分城市学龄期儿童超重和肥胖已高达10%以上。
病因:
1、能量摄入过多
是肥胖的主要原因,过去几十年,食物的种类和消费发生巨大变化,快餐、膨化食品、煎炸类食品、烧烤类食品、含糖饮料、零食摄入增多,饮食不均衡,脂肪摄入过多,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贮存体内,导致儿童肥胖。另外孕母摄入过多,选择性剖宫产知识扩展兴起,巨大儿出生增加,导致早期超重和肥胖增多。
2、活动量过少
电子产品的流行、久坐活动过少和缺乏适当的体育锻炼是引发肥胖症的重要因素,即使摄食不多,也可引起肥胖。肥胖儿童大多不喜爱运动,形成恶性循环。
3、遗传因素
与环境因素相比较,遗传因素对肥胖的作用更大。目前研究认为,人类肥胖与600多个基因、标志物和染色体区域有关。肥胖的家族性与多基因遗传有关。
4、其他
如进食过快,或饱食中枢和饥饿中枢调节失衡以致多食;精神创伤(如亲人病故或学习成绩低下)以及心理异常等因素亦可致儿童过量进食。
肥胖之“害”
1、婴儿期肥胖儿容易患呼吸道感染。
2、重度肥胖儿童易患皮肤感染如疖、擦疹和黑色棘皮症等。
3、青春期易患股骨骨骺端滑脱等关节承重部位的损伤性疾病。在女童中有时可见胰腺炎,后期可发展为糖尿病。儿童期肥胖症的胰岛素代谢有特征性变化,在有些肥胖儿童可见糖尿病症。
如何预防肥胖?
由于机体对脂肪的贮存无极限,当机体长期处于能量的正平衡可能导致肥胖,其中能量的正平衡不仅源于不适当的高热量食物摄入,更重要的是长期低体力活动也有很大关系。肥胖是一种慢性病,需要终身注意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在控制体重方案起效后,患儿和家长必须把良好的行为方式保持下来。
1、加强健康教育,保持平衡膳食,增加运动。
2、儿童肥胖预防从孕期开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预防儿童肥胖应从胎儿期开始,肥胖的预防是系统工程,每一个链条都很重要,需要全社会关心。
(1)妊娠期
①孕前体质指数在正常范围。
②不吸烟。
③保持可耐受的适度运动。
④妊娠糖尿病时,进行精确的血糖控制。
(2)产后及婴儿期
①至少母乳喂养3个月。
②推迟引入固体食物和甜食(液体)。
(3)家庭
①固定家庭吃饭的地点和时间。
②不要忽略进餐,尤其是早餐。
③吃饭时不看电视。
④使用小盘子,并使餐具远离餐桌。
⑤避免不必要的甜或油腻的食物和饮料。
⑥搬走儿童卧室中的电视机,限制看电视和玩游戏的时间。
肥胖的护理
1、调整饮食
限制患儿每日摄入的能量,但必须满足小儿基本营养及生长发育需要。选择高蛋白、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鼓励患儿多吃体积大、饱腹感明显而能量低的蔬菜类食物,如萝卜、青菜、黄瓜、莴苣、番茄、竹笋等,补充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少吃多餐,细嚼慢咽,不吃宵夜和零食。
2、增加运动
运动是减轻体重的重要手段。鼓励患儿选择喜欢和有效及易坚持的运动项目,如晨间跑步、游泳、快步走等,每日坚持运动至少30min,以运动后轻松愉快、不感到疲劳为宜,运动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如运动后疲惫不堪、心慌、气促和食欲大增,则表示运动过量。
3、心理护理
引导患儿正确认识身体形态的改变,鼓励患儿坚持自觉接受治疗,建立信心,消除自卑心理,鼓励其参加社会交往。
4、健康教育
(1)向患儿家长宣传科学喂养知识,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营养过剩。
(2)强调调整饮食和坚持运动是控制肥胖症的最好办法,不能采用成人的减肥方法治疗小儿肥胖症。
(3)指导家长鼓励患儿树立信心,定期监测患儿的体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