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2018年02月01日 1064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一种以瘙痒及黄疸为特征的妊娠并发症。光镜检查肝组织结构完整,肝细胞骨明显炎症或变性,表现仅在肝小叶中央区,有些胆小管内科见胆栓蛋小管直径正常,或有些轻微扩张,ICP对围产儿的影响较大,胎儿生长受限,早产,胎儿窘迫围产儿死亡的发病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及发病率约在33%,18%一 37%,3%一13%,6%一11%。胎儿窘迫,可延续发展为新生儿窒息,此外,早产儿低体重儿生后抵抗力均较弱,新生儿死亡率可达15.4%,新生儿亦可出现肝内胆汁瘀积症性黄疸。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瘙痒:常发生于孕25一30周,少数发生在妊娠早期,腹部是瘙痒的常见部位,也见手掌和脚掌。瘙痒程度各有不同,包括偶发瘙痒直致严重全身瘙痒,持续至分娩,大多数在分娩后两天内消失,少数在产后一周左右消失。
2、黄疸,瘙痒发生后数日至数周内,平均两周,部分患者出现黄疸,占15%一60%,黄疸程度一般较轻,有时出现角膜轻度黄染,黄疸持续至分娩后,数日内消退,个别患者可持续至产后一个月以上。
3、其他症状,偶有呕吐,乏力,胃纳不佳等症状。
二、实验室检查
1、丙氨酸转氨酶(ALT)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大多数患者的ALT及AST轻度升高,一般ALT不超过两百单位(赖氏法)。
2、胆红素:部分ICP患者胆红素水平升高。
3、碱性磷酸酶AKP:ICP患者AKP常升高,由于正常妊娠中有部分孕妇AKP升高,故AKP升高,对ICP无特殊诊断价值。
4、胆汁酸:胆汁酸主要有胆酸,鹅脱氧胆酸,脱氧胆酸等。ICP患者的胆酸及额头氧胆酸,一般于孕30到32周后逐步升高,至孕40周时各增加20倍及十倍,胆酸均值为9.6mmol/l,鹅脱氧胆酸为4.7mmol/l,脱氧胆酸为1.07mmol/l,胆酸与脱氧胆酸之比为2:1,妊娠合并单纯瘙痒而无胆肝功能损害者,胆酸均只有轻度升高,少数患者可高于正常值上限。
鉴别诊断
ICP应与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相鉴别。
处理
一,药物治疗可选用下列药物。
1、消胆胺:其能与胆酸结合,形成不被吸收的复合体,防止胆酸重新进入肝肠循环,服用剂量为六克,每日三次,瘙痒可减轻,停药后瘙痒可重现。
2、苯巴比妥类:为酶诱导剂,可促使肝细胞微粒体增加葡萄糖醛酸结合能力及肝脏清除胆红素的功能,使胆红素下降,同时还可增加胆小管胆汁酸分泌的程度,服用剂量为0.03克,每日三次或肌内注射0.1克,每日一次。
3、地塞米松:地塞米松能减少雌激素生成,以减轻胆汁淤积,使搔痒减轻或消失,用法见后面。
二,胎儿监护及处理
ICP胎儿常在产前或产程初期突然死亡,因此必须加强产前监护,目前认为胎心电子监护较其他方法可靠,孕35周,每周监测一次,孕35到37周后,隔日监护一次。
为防止早产所发生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对35周妊娠以前即已发现ICP者,均用地塞米松10毫克静脉推注,每日一次,连续三天为一疗程,每周可重复一次,至孕35周即考虑终止妊娠,及时终止妊娠,有助于改善围产儿预后,临产后及时破膜,若发现羊水污染,及时剖腹产终止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