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胃病“三分在治,七分在养” 之二。哪些人需要养胃呢?

2018年06月14日 844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消化系统是最早发生慢性病的系统。如果人体出现亚健康状态,首先是肠胃出现问题,然后逐渐影响到全身。原因是消化的第一大关是胃,接着是肠道,如果胃和肠道受到损伤,就会影响食物营养的吸收,无法保证各个器官获得足够的营养成分,从而引发其他系统机能的衰退和病变。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主要有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肠功能紊乱等,目前胃肠疾病的发病率已经高达两成。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更为多见,且该病呈现男性高于女性的发病特点。如果不及时治疗,胃肠疾病长期反复发作容易转化为癌症。同时,该病也有年轻化的趋势,这与年轻人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压力有关。胃病是当今世界比较难治的一类疾病,这种病种类比较多,而且症状也比较复杂,要想彻底治好胃病,需要各方面都要注意,既然胃病如此难治,那就需要大家在平时能够注意预防,那么生活中哪些人最容易患上胃病呢? 那些人需要注意养胃呢?陕西省中医医院消化科李学武

 以下几类人特别容易受到胃病的青睐,应特别注意要养胃:

一:白领人员

  这些人由于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之中,经常无法有规律地进行饮食,有时候工作繁忙紧张,可能会忘记正常吃饭,有时可能还要在空腹的情况下陪客户喝酒,还有的在工作的紧要关头往往情绪高度紧张,因为情绪紧张又常常会忍不住往嘴巴里塞许多零食之类的“垃圾食品”等等,这些都很容易引起胃部的不适。长期下来,胃病就患上了。

二:销售人员

在现在的许多职业中,销售人员中的胃病十分常见。由于工作的原因他们长期东奔西跑,走南闯北,常在饭局“应酬”客人。这类人肠胃疾病的发病率比整个人群平均水平要高很多,这和他们的职业有很大关系。主要是经常的过量饮酒、吸烟、不规律的饮食等,这些不良习惯严重损害了肠胃健康,扰乱了其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为诱发各类肠胃疾病提供了条件。而烟酒、浓茶,辛辣食物等原因损害胃粘膜的屏障引起胃炎。

三:司机人员

开车时(特别是出租车司机)需要思想高度集中,不但要耳听六路,还要眼观八方,这样就会严重的影响了胃的分泌消化功能,加之吃饭没有规律,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长此以往,胃病就找上门来了。

四:在校学生

   学生在现代社会中是一个不小的群体,虽然他们不属于上班族的行列,但是他们的确不比上班族轻松,每天的学习压力也足以让他们吃不消、睡不好了。

  学生胃病酌发生多是由饮食不规律引起的。尤其是一些在学校里长期住校的学生,由于学校酌生活习惯与家里的生活习惯不同,饮食习惯也有所改变:因此胃病发病率也比较高。住校的学生,平时都是在食堂集体用费,加之学习紧张,有些学生在吃饭的时候就会吃得太快,使食物在口中咀嚼得不够充分,未嚼好的食物进入胃内,很容易造成消化负担而产生胃痛。还有的学生挑食比较严重,遇到可口的饭菜拼命吃:遇到不可口酌饭菜就吃得很少,或干脆不吃了。这样突然地增量或减量,也很容易使人出现胃部的扩张或收缩而导致胃病。

五:医生和教师

许多人都觉得医生应该很注意自己的健康,应该和胃病无缘,可是,医生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常常吃不上饭,吃不好饭。这样久了,胃病就落下了。

  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也是一个胃病的高发人群。他们承受着来自技术上、学术上的压力,承受来自患者、患者家属的压力,承受同行竞争和社会期许的压力,同时,患者至上是医生的职业准则和职业道德,伤病不等人,医生们的饮食和休息又哪有规律可言呢?

由于教师工作负担重承担繁重的教学、管理任务,多数老师日均工作时间多达10个小时以上,思想压力大,平时体育锻炼少有资料报告,教师的胃病患病率为15-25%,这与教师平时精神紧张有密切的关系。

六:经常减肥的人

节食减肥是许多青年女性最常用的减肥方式,可是这样的方式对胃部健康是大大的不利!人长时间保持饥饿状态,胃肠功能就会逐渐下降,胃部还会受到胃酸(PH值:1.5-2.2)的折磨,很可能会发生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严重的还会引发癌变。节食减肥一旦过度,很容易患上厌食症,还会威胁我们的生命。

七:有胃病家族史的人

胃病虽然说没有明显的遗传史,但在临床上有明显的家族集聚现象。这可能和一个家庭的生活习惯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有关,所以一个家庭同时出现有患胃病的几个人,要找找原因,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果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原因,最好实现分餐制,杀灭幽门螺杆菌。

八:经常服用药物的人

有的药物对胃有刺激伤害的作用,如甾体抗炎镇痛药物阿司匹林等。所以,在服用药物时,要详细的阅读说明书,要把对胃的伤害减少的最低限度。必要时服用一些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预防胜于治疗,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工作态度让你远离胃病的困扰,胃病要“三分治,七分养”。请以上人员要时时注意养胃,愿大家都有一个健康的好胃。胃好,胃口才好,吃嘛嘛嘛香,身体健康奔小康!

            2014、8、22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