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脾的病因
2018年03月17日 11668人阅读
病理生理
游走脾较正常的脾脏大,这可能是由于脾脏原有病变(如慢性疟疾),也可能是因脾脏脱垂而脾蒂有扭转、充血的结果。游走脾在早期常有较大的移动性,至晚期则可因周围组织的粘连而较固定。约20%的游走脾可导致脾蒂扭转,扭转的原因不一。脾脏的上极较大,当其向下移位时,上极容易向中线倾斜,往往为扭转的开始;而腹肌的收缩,肠襻的蠕动,体位的改变,以及外力的推移等,均可为促成扭转的因素。扭转发生的快慢和程度可有很大不同,其产生的病变也随之各异:轻度扭转或仅有半圈(180°)扭转者,其结果多造成脾脏充血肿大,更甚者可有渗液、出血;扭转至2~3圈者,因脾蒂血运完全被阻,可致脾脏完全坏死。周围组织也可因渗出液的刺激而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腹膜炎,或者形成慢性的脾周围粘连。如仅有动脉阻塞,则可造成脾脏萎缩和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