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致哮喘的药物
2019年02月09日 896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解热镇痛药
作用机制:抑制环氧酶,使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前列腺素可以扩张支气管。解热镇痛药不阻断脂氧化酶,大量未能被环氧化酶利用的花生四烯酸底物则通过脂氧化酶生成大量的白三烯,后者是强有力的支气管收缩剂和促分泌素,刺激支气管壁收缩发生痉挛而引起药源性哮喘。
常用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美洛昔康片(分散片)、洛索洛芬钠片(分散片)、吲哚美辛肠溶片等。
阿司匹林肠溶片
适应症: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风的二级预防;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等等(详见药品说明书)。
销售提醒:支气管痉挛性过敏反应,表现为呼吸困难或哮喘。
美洛昔康片(分散片)
适应症:骨关节炎症状加重时的短期症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长期症状治疗。
销售提醒:个别患者在服用阿斯匹林或其它非类固醇抗炎药后出现哮喘发作。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作用机制:此类制剂也称为流行性感冒病毒表面酶抑制剂,能干扰病毒微粒的释放。但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和哮喘者应用后可出现支气管痉挛、哮喘和肺功能降低。
常用药品:扎那米韦、奥司他韦。
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
适应症:成年患者和12岁以上的青少年患者,治疗由A型和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
销售提醒:罕见过敏反应,心律不齐,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面部水肿,惊厥和昏厥。
抗菌药物
作用机制:包括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物。由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经培养而得到的某些产物,或用化学半合成法制造的相同或类似的物质,也可化学全合成,具有杀菌或抑菌作用。此类部分药物引起的药源性哮喘主要特点为起病迅速、强烈,存在个体差异。
常用药物:青霉素、阿莫西林、四环素、氧氟沙星、多黏菌素等。
阿莫西林胶囊(颗粒)
适应症:
1.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2.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或粪肠球菌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
3.溶血链球菌、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等等(详见药品说明书)。
销售提醒:有皮疹、药物热和哮喘等过敏反应。青霉素过敏及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
维生素
这里主要是维生素K。
作用机制:维生素K是肝脏合成凝血酶原不可缺少的物质,其作用是促使凝血酶原前体转变为凝血酶原。缺乏时会引起低凝血酶原血症,出现凝血障碍。维生素K在引起过敏反应时常伴随哮喘、支气管痉挛。
常用药物:维生素K1注射液。
维生素K1注射液
适应症:用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如梗阻性黄疽、胆瘘、慢性腹泻等所致出血,香豆素类、水杨酸钠等所致的低凝血酶原血症,新生儿出血以及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所致的体内维生素k缺乏。
温馨提示:静注过快,超过5mg/分,可引起面部潮红、出汗、支气管痉挛、心动过速、低血压等。本品可通过胎盘,故对临产孕妇应尽量避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