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随“糖”动 控糖更“智能”
2020年11月09日 8481人阅读
老王是名资深糖友了,用了多年的口服药血糖,后来血糖控制不好,改用胰岛素。用胰岛素降糖效果是蛮好的,但是有时会出现低血糖。生活的琐碎很容易打乱定点吃饭的计划。比如昨天电话会议就让他错过了饭点。老王立马出现头晕、出冷汗的症状,一测血糖才2.8mmol/L,吃了几块糖才恢复正常。老王深深地叹了口气,“哎,兜里天天揣着方块糖的日子何时才能到头啊?”
确实,胰岛素治疗直接替代胰腺分泌胰岛素的功能,但缺乏胰腺“智能”调节的机制,带来治疗的双刃性---强效但有低血糖风险。有没有一种更智能、更省心的药物,既能强效降糖,又能根据血糖水平智能降糖呢?当然有!
都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编先带大家看看胰腺是如何控制血糖的吧
揭秘“胰岛β细胞”-----“智能”控糖的秘密
胰腺是如何控制血糖的呢?胰腺有一种细胞叫做胰岛β细胞,可以根据身体的血糖变化,灵敏地调节胰岛素分泌。运动时大量葡萄糖消耗,血糖下降,胰岛β细胞立刻感知血糖降低,自动迅速减少胰岛素分泌;饭后随着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血糖迅速升高,胰岛β细胞感知到变化,立即增加胰岛素的分泌,从而使血糖保持相对平稳。
正是由于胰岛β细胞能感知血糖的变化,调整胰岛素的分泌与释放,所以血糖能保持在正常范围,既不会出现高血糖,也不会出现低血糖。
传统治疗方式的局限性
糖尿病传统治疗方式一般是通过口服降糖药、或者注射胰岛素来达到降糖的效果。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不能像胰岛β细胞那样“智能”,无法根据血糖变化而自动调节降糖效果。所以糖友们往往只能靠严格控制生活方式去配合药物治疗,才能实现血糖平稳。比如吃饭需要定时定量,运动需要适度等等,这些都给糖友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限制。胰岛素治疗还需要密切关注血糖情况,随时调节胰岛素注射剂量,不然,容易出现高、低血糖,带来未知的风险。
智能降糖药物带来的改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带来了糖尿病治疗领域的一系列重大进展。不断有各类新型而且智能的降糖药物上市,给广大糖友带来了新希望。
新一代磺脲类药物(格列美脲),可以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的胰岛素水平而降低血糖,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格列美脲不会过度刺激胰岛素分泌,有利于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不足的是,若患者的胰岛功能不佳,那么即使是最大剂量也无更大降糖之力,反而增加不良反应,故也要因患者而异。[1、2]
SGLT2抑制剂,作用机制为:当血糖较高时SGLT2抑制剂通过促进尿葡萄糖排泄,从而达到降低血液循环中葡萄糖水平的作用。有趣的是,只有当血糖超过肾糖阈时,它们才发挥降糖效果,并非刺激胰岛素分泌而降糖,因而较少引起低血糖风险。[3]
DDP-4抑制剂,通过抑制DPP-4酶而减少GLP-1在体内的失活,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血糖高时,GLP-1大展拳脚,强效降糖;血糖平稳的时候,GLP-1退居二线,降糖平缓。单独使用DPP-4抑制剂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当然也要注意的是DPP-4抑制剂对体重有轻度或中度的增加作用。[3]
利用GLP-1的特性智慧降糖,还有一类更为直接的药物那就是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其最大的魅力在于呈葡萄糖浓度依赖型的降糖机制,即血糖浓度越高,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促进胰岛素释放作用越强,有助于迅速控制高血糖;当血糖平稳或者较低的情况下,药物促进胰岛素作用减弱。用通俗的话说,GLP-1受体激动剂类降糖效果遇强则强,遇弱则弱,按需降糖,实现了心随“糖”动,“智能”控糖,让血糖保持相对平稳。[3]
虽说如此,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并不能完全取代胰岛素的地位。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的降糖机制之一是促进胰腺分泌胰岛素,适用于口服药治疗血糖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对于1型糖尿病并不适用。广大糖友们要根据自己情况,在与医生沟通的基础上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
心随“糖”动,控糖更“智能”,越来越多新兴药物的出现会让我们生活离自由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 钱海红等.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0;02:87-89.
2. MARY KORYTKOWSKI, et al. DIABETES CARE. 2002 Sept;25(9):1607-1611.
3. 贾伟平、纪立农等.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8;01:16-17.
PP-LD-CN-1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