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冻话热病之一:冬天有热病(颜良良供稿)
2018年07月26日 797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一看到“冬天”两个字,大家总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寒冷”,于是看着题目就会有疑问了:冬天里有热病,这不是矛盾吗?回答:当然不矛盾,不是只有夏天才有“热”病的。
首先明确一下“热病”的含义:“热病”含两义:一指字面上的理解,即由于过“热”而得的疾病,如中暑等;二为广义,泛指热性病。如《素问·热论》所谓“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后世医家以“温病”一语概括之,并发展成为具有完整理论体系且有效指导临床实践的温热学。广义的热病是温病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陈宪海
考察温病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现代温病学主要是以清代温病学家所创建的温病学说为基础,结合了历代温病学家的学术经验,并吸取了现代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而构成的学科体系。明清时代,医家提出了关于温病概念的新内涵,明确温病是感受外来温邪而引起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在病因方面,提出了六淫之邪化热、温邪以及“疠气”等病因学说。明末医家吴有性在温病学上的贡献最为突出,他根据自己临床观察和体会,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瘟疫病专著——《瘟疫论》。在病因方面,认为瘟疫的病因并不是风寒暑湿燥火和六淫之邪,而是感受自然界别有的一种特殊致病物质,这种致病物质称为“疠气”。在当时科学尚不发达的条件下,认识到瘟疫病的致病原因并不是气候的异常变化,而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特殊的微小致病物质。这与西医学认为急性传染病是由生物病原体引起的观点非常接近,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很有创见的。在疾病的传染流行方面,吴氏根据自己的实践观察,认识到温病中的有些病种具有强烈的传染性,一旦发病传播极快,“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所以称为瘟疫。到清代,温病学蓬勃发展,“温热大师”叶天士为温病学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指出温病是感受温邪(可夹风、夹湿)而病,邪从口鼻而入,先侵犯上焦肺经。
温病学在历代医家的努力下逐步完善,在现代亦是蓬勃发展。中医治疗外感热病运用温病学的理论和方法非常普遍,临床疗效显著,深受广大医家推崇。2003年中医药参与SARS救治的成功经验使得温病学的价值凸显。而中医药在甲型H1N1流感防治中的优势更是得到了公众的广泛认可。
很多朋友会问,冬季天寒地冻,还会有热病吗?
从病因方面说,现在正值冬令时节,气候寒冷,人体阳气内藏,机体抗邪能力减弱,寒邪乘虚而入——正所谓“邪气所凑,其气必虚”。邪气首先侵犯肺卫肌表,以致腠理开阖失司,邪气直中,正气欲驱邪外出,二者交争于体表,出现发热恶寒、肌肉骨节酸痛等症;若正不敌邪,邪气入里,蕴久化热,则灼伤阴津,出现高热或持续低热不退、口干咽痛、疲乏无力等阴伤体虚之象,这就演变成了典型的冬天的“热病”。也就是说,热病是由最初的感寒而病演化而来的,也可以简单理解为感冒加重,有了比较明显的热象、虚象。中医讲: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故风、寒、燥、热等六淫邪气易从口鼻、皮毛而入,首先犯肺。故而冬天的热病除了有虚、有热等症状,还兼见鼻塞流涕,咳嗽、咯痰等肺系病症的典型表现。另外,除了气候本身的寒冷,空调暖气的普及也造成了室内外温差过大,这种相对的温差,对人们来说也是一种寒邪。再者,冬天人们为了保暖,很少开门开窗,通风较差,再加上室内气温过高、空气干燥,更容易滋生细菌、病毒。尤其是人群聚集的地方,例如学校、超市、娱乐场所等,细菌病毒通过口鼻、肌肤侵入体内,都可能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等发热性疾病。举个例子来说,甲型H1N1流感就相当于古人所讲的瘟疫,而上面所说的称为“疠气”的特殊致病物质的就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
所以,冬天的“热病”就在我们身边,切不可大意。